我是我
我从来都没有追随过主流,但我想要的总和主流重合。别人也许觉得我很幸运,但常常我觉得很痛苦。我觉得我统筹能力很好,小时候也好奇学生会的工作什么,所以加入学生会,很享受那种筹备一个活动从无到有的成就感。计划事件,安排人手,排练灯光等等这些都让我着迷,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我对于权力什么的,完全没什么兴趣,以至于后来我做的事情被别人抢了功,给我恶心坏了,大学坚决不参加此类活动,从此敬而远之。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旺盛的人,在大人们眼里就是一个爱学习的小孩。恰好我更加感兴趣的是理科,我对思维逻辑非常着迷,我也对回答为什么着迷。所以我的数理化都很好,我也会在上学的时候不去吃晚饭就为了解题。做题倒是其次,但我一个人坐在偌大的教室里,把复杂的滑轮组加浮力算清楚的那一刻,觉得无比爽快。而我的学习成绩好也只是因为我学明白了而已。
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我好奇生命背后的原因,人为什么会说话,记忆从哪里来等等。所以我开始了我的读博生活。综上所述,我的一生只在做自己,而外人看来我是一个好小孩,成功的人,优秀的人,这些评价我一个都不喜欢。因为我根本不是追求成功和优秀才走到这里的,指引我的是我的好奇心。我对我的课题感到非常有意思,我研究的是小脑的衰老机制。衰老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这个领域内也获得过诺奖,但没人研究过小脑的衰老机制,这是一个很空白的领域。我做着很多和实验室大家做的不一样的技术,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有很少的参考文献给我方向,这些都让我兴奋不已,我在前十几年的努力中,我真正地走上了探索的道路。每当我爸妈问起我的成果,我说“没有,还在找,没有方向”,他们都和我说,让我去找导师换一个课题,我已经浪费了一年了,不能再浪费了。我总是翻白眼,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博士读个七年八年,还是我花了五六年发现压根走不通而无法毕业,这些我都不在乎。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清楚的知道,如果我想,我一辈子都可以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什么博士的身份,还是研究员,还是助理,我都不在乎。我知道以我的能力可以去主导一个课题,我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毕业,出彩的成果都不重要。
酣畅淋漓地说了这一番话,ta们憋在我心里太久了。很多时候我的内驱力和世俗认可的优秀重合,我被别人冠以“好小孩,省心小孩”的帽子,我很讨厌。我也很讨厌那些自以为是的亲戚认为我理科好走这条路很适合我,恰恰相反!我旺盛的好奇心在写作和阅读上,在社科和历史上同样涉猎。世俗的成功让我好受,我不得不承认在科研界我必须有成果,发文章才可以拿到基金,才可以拥有实验室或者工作。但没关系,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结果的,科学的探索需要有人失败。如果我没有这么幸运,没有做出值得拿基金的课题,我不得不离开学界,我也坦然接受,对我来说不过是人生多了一个遗憾。但这也意味着我有更多的时间探索好奇心的其他部分,也许开一个咖啡厅,也许写一本书,也许再读一个人类学的学位,也许当一个画家。
你别看我今天说得这么流畅,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不断地对话才拥有知行合一的今天。我父母从来没夸过我,但每次我考年级第一的时候他们就会和亲戚们炫耀,渴望爱的我就会觉得考试成绩好就可以得到爱和夸奖,我也无比享受我成为夸奖对象的时刻。于是我被禁锢,被绑架,直到大学毕业好几年才意识到世界上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情。
从来没人定义过成功和优秀,就像世界上不是人人都要结婚生小孩一样,不是人人都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也从来都没有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我是我,从来都是我,长大之后我妈说我变了,我说我从来都是这个样子。童年的挣扎的眼泪,汇聚到成年的这一刻的力量,无数个一个人坐在窗户边对着黑夜发呆的日子,变成烛光永不熄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