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在动荡中徘徊:两位领导人的高风险赌局

crossingrouter
·
·
IPFS
从北京军队高层的惊人清洗,到华盛顿与北京之间贸易战的再次危险升级,一系列连锁事件正在撼动本已脆弱的全球稳定。这是一个由两位个性鲜明的领导人——唐纳德·特朗普和习近平——主导的时代,他们的决策充满了高风险的赌博、政治报复和令人费解的战略转向。当世界屏息凝视,人们不禁要问:这盘棋的终局,究竟是巧妙的战略胜利,还是灾难性的误判?


在过去的一周里,全球新闻头条被一系列看似孤立却又内在关联的事件所占据。在北京,一场风暴席卷了人民解放军的最高指挥层。在华盛顿,联邦政府的“关门”闹剧导致关键经济数据“暗淡”,迫使美联储在信息迷雾中航行。与此同时,特朗普总统在乌克兰问题上戏剧性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并在国内对前高级助手发起诉讼,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暴露无遗。

这些事件的背后,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日益加深的互不信任,以及两国领导人愈发依赖个人意志而非制度化决策的治理模式。他们都相信自己手握强牌,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他们可能都比自己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习近平的铁拳:一场指向核心圈的清洗

本周最令世界震惊的消息,莫过于中共中央军委二号人物何卫东上将的倒台。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证实,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与其他八名高级将领因“严重违纪和滥用职权”已被开除党籍和军籍。[1][2] 官方通报措辞严厉,称他们“涉案金额特别庞大,性质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3][4]

这次清洗的规模和级别是空前的。何卫东是习近平亲手提拔的最高级别现役军官,也是近四十年来首位被罢免的在任中央军委副主席。[5] 他不仅是手握军权的将领,更是中共最高权力核心——中央政治局的委员。[1][6] 此次清洗标志着自十年前习近平第一个任期以反腐名义拿下两名退休军委副主席后,清洗运动再次触及军队的最高层。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次被清洗的一半人员都曾是习近平亲自挑选进入中央军委的“亲信”。[7] 其中,何卫东和同样落马的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部长苗华,正是负责在全军范围内推行思想灌输运动、要求两百万官兵对习近平“绝对忠诚”的关键推手。[6] 如今,这两位忠诚的宣讲者自己却因“不忠”而被清除,这无疑暴露了习近平治下权力结构内部深刻的不安与猜疑。

这场指向核心圈的清洗行动,与其说是习近平权力稳固的象征,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深刻不安全感的体现。当连自己挑选的副手都无法信任时,这揭示出最高领导人可能正处于一种“执政荒唐”的状态。他所构建的、以个人忠诚为基础的权力体系,如今正从内部开始崩塌。

贸易战的边缘游戏:谁在高估自己?

就在北京内部进行激烈权力斗争的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也骤然升温,濒临失控。[8] 北京方面率先出招,宣布对稀土元素实施全面的出口管制。[8] 稀土是从电动汽车到先进导弹系统等所有高科技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此举被视为中国试图利用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模仿美国的长臂管辖来反制华盛顿的科技雄心。

特朗普政府的反应迅速而猛烈。总统威胁称,将从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并威胁实施新的软件出口管制。[9][10] 双方的言辞都异常强硬,中国商务部指责美国在最近的马德里经贸会谈后背信弃义,推出一系列新的限制措施,破坏了谈判氛围。[11]

然而,在这场看似双方都坚信自己能赢的对峙中,《经济学人》周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特朗普和习近平都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要弱。[12] 这场冲突暴露了双方的战略误判。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似乎忘记了上一轮关税战引发美股暴跌的教训,并持续高估了中国经济的脆弱性。[12] 尽管面临国内需求疲软和通缩压力,但中国在重新调整出口市场方面表现出惊人的韧性。数据显示,即便对美出口下降,其整体出口仍在增长。[12] 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的经济学家指出,更高的关税只会改变中国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方式,而不会使其无法实现目标。[12]

另一方面,习近平也可能低估了美国的非关税武器。当他自信能承受高关税的冲击时,美国却可以通过限制芯片设计工具(EDA)等关键技术出口,精准打击中国科技产业的软肋。[12] 至于北京引以为傲的“稀土牌”,《经济学人》同样表示怀疑,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承诺的“信任赤字”以及新规带来的巨大“合规成本”,可能使其难以有效执行。

在这场胆小鬼游戏中,双方的虚张声势背后,也透露出一丝焦虑。包括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内的美国商界领袖,近期被中共高层官员密集会见,并被要求扮演“中美桥梁”的角色。这被外界解读为,北京可能也意识到这次把事情“闹大了”,正在急切地寻找降温的途径。而特朗普本人在发出100%关税威胁后,也在采访中承认这种做法“不可持续”,但坚称是中国“强迫”他这么做的。

双方都在为月底可能举行的两国元首峰会铺路,既想展示强硬,又怕彻底谈崩。这场由两位领导人个人风格驱动的贸易战,充满了荒唐而低效的表演。[13]

全球棋局:特朗普的善变与普京的筹码

在中美激烈博弈的背景下,特朗普总统的外交政策也在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在乌克兰问题上。此前,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日趋强硬,甚至提议设立“乌克兰胜利基金”,并通过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来资助乌克兰。然而,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一次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极为坦诚且充满信任”的电话会谈后,一切都改变了。[14]

特朗普突然宣布,他计划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普京举行面对面的峰会,讨论结束乌克兰战争。[15] 更令基辅担忧的是,他公开表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达1000英里的“战斧”巡航导弹的计划将被推迟。[15] 特朗普对记者表示,“美国也需要这种武器”,不能耗尽国家资源。克里姆林宫则迅速抓住机会,宣布将立即启动峰会的筹备工作,并透露普京在通话中警告特朗普,提供战斧导弹“会严重损害俄美关系”。

这一戏剧性的转变,反映出华盛顿内部一种正在抬头的思潮:为了集中精力对抗中国,美国或许应该联合俄罗斯。普京显然也看到了美国这种战略需求,从而在乌克兰问题上获得了更多的谈判筹码。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收放自如”,其背后可能是一个远比外界想象的更为复杂的全球战略调整。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在小心翼翼地应对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当特朗普宣称印度总理莫迪已向他“保证”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时,印度外交部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进行了反驳。[16][17][18] 发言人表示,他不知道两国领导人近期有过任何通话,同时重申印度致力于能源进口多元化,但并未直接提及俄罗斯。[19][20] 这一回应既维护了自身立场,又避免了与特朗普发生正面冲突,堪称一堂生动的外交课。

当政治沦为报复:国内战场的硝烟

在全球舞台上演绎复杂博弈的同时,美国的国内政治也充满了火药味。特朗普政府本周正式对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提起诉讼,指控其在处理个人日记时泄露国防信息,并将其转发给无权处理机密文件的家人。[21][22][23][24]

这一举动被广泛视为赤裸裸的政治报复。[25] 博尔顿在2019年被解职后,成为特朗普最尖锐的批评者之一。许多评论认为,如果博尔顿在他的书中赞扬总统,他肯定不会被起诉。这一事件被视为美国政治“拳击赛的轮回”,与拜登政府时期起诉特朗普的助手纳瓦罗如出一辙,显示出美国的司法体系正日益被武器化,用于打击政治对手。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案都将对美国的政治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国内的政治僵局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经济后果。由于联邦政府资金短缺而导致的“关门”,使得劳工部无法按时发布9月份的就业报告和通货膨胀数据。[26] 这些被视为经济“黄金标准”的数据的缺失,让美联储陷入了“盲飞”的困境。[27][28] 在距离下一次利率政策会议仅剩两周之际,官员们不得不在没有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这使得美联储几乎肯定会再次降息25个基点,但这并非基于对经济的清晰判断,而是在数据真空下的无奈之举。[26]

犯罪、金钱与权力:全球化的阴暗面

当大国政治吸引全球目光时,一系列金融和犯罪事件揭示了全球化阴暗的一面,以及犯罪网络如何与国家权力深度捆绑。

在美国,盐湖城的ZIONS银行和西部联盟银行相继爆出贷款欺诈丑闻,引发了对地区性银行体系安全性的担忧,导致银行板块股价大跌。[29][30][31][32][33] 案件涉及一家由华尔街知名商人霍华德·卢特尼克创办的基金公司,为这起看似单纯的金融欺诈案增添了复杂的政治色彩。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则更具爆炸性的新闻登上了中国社交媒体的热搜榜。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英国联手,破获了一个以柬埔寨为基地的特大“杀猪盘”诈骗集团,并没收了其控制人陈志持有的近13万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4亿美元。[34][35][36] 这起美国司法部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查没行动,在中国网民中引发了奇特的反应:许多人感到“添堵”,认为这笔本应由中国政府缴获的“黑金”被美国“截胡”了。[37][38]

这种反应源于一个事实:中国公安部门早在2020年就成立了专案组调查陈志的“太子集团”,远早于美国FBI的介入。[34] 然而,北京为何迟迟没有收网?台湾媒体的后续报道揭示了惊人内幕:原来,陈志和他的太子集团早已被中共统战系统收编,扮演着为北京执行肮脏任务的“打手”角色。该集团被指控奉命在帕劳(台湾称帛琉)通过洗钱购买港口、机场附近的战略要地,以逼迫这个台湾的邦交国与北京建交。

这起案件清晰地表明,所谓的“美国截胡”根本不存在。中共之所以放任这个庞大的犯罪集团,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因为陈志对它另有所用。当一个政权选择与跨国犯罪组织狼狈为奸时,其非法资产最终被他国法律制裁,便成了一种必然的逻辑。

结论:一个由豪赌者主导的脆弱世界

从北京的军中清洗到华盛顿的贸易威胁,从莫斯科的战略算计到柬埔寨的犯罪帝国,过去一周的事件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的规则和联盟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由领导人个人意志驱动的高风险决策。

习近平和特朗普,这两位全球最有权势的领导人,都在进行一场豪赌。他们都试图向世界和国内民众展示自己的强大与果决。然而,正如《经济学人》所指出的,他们可能都高估了自己手中的牌。习近平的清洗暴露了他对内部忠诚的极度不安全感,而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则面临着经济现实和政治盟友的制约。

月底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为两位领导人提供了一个避免冲突全面失控的机会。但即使能够达成暂时的休战协议,导致当前危机的深层矛盾——制度性的竞争、领导人的个人风格以及日益加深的互不信任——依然存在。世界正行走在钢丝上,而决定未来方向的,或许不再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是一时兴起的冲动和无法预料的误判。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