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孃(1)
大孃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小城的清晨,市集上哪一家的第一屉蒸笼一掀开,卷起腾腾的热气,小城镇热络的一天便开始了。
大孃和她的那一辈兄妹们一样,本来都出生在省城,因为上山下乡、支边援疆的运动,刚毕业就去到了那个小县城里,上班了。
不久,大孃在小县城里结了婚,安了家,有了一个女儿。
大孃他们一家人住在那个小城里的小院儿里,在那个小院儿里看出去,云朵都镀着金光。
小院在一个大院儿的角落里。有两三个开间。角落里的三两间小屋合着大院儿的围墙,自然的就围成了世界。大姨父在小院子里,自己用长方形的水泥板做了鱼缸,鱼缸里面养活了一座假山,假山上养活了几阶的青苔,青苔又养活了几条金鱼,红色的,黑色的。小院儿边上的围墙爬满了牵牛花,爬山虎。小时候,夏天里,我放假去大孃家玩,在屋里就听得见小院里的树上知了在叫。我去院子里抓知了,捉蜻蜓,守着鱼缸看金鱼,有时候一个午觉醒来,就是一整天。
住在省城里的兄妹几家人里,有好几个小孩儿,前前后后的,在生下来没多久,都被送到了大孃那里,大孃把他们带到了两三岁,又再送回省城。我们好几个表兄弟姐妹都是在那个小院子里开始有了自己的记忆。那些记忆就算是模模糊糊,却也再真实不过。
长大些了,我们常听家里的大人们说,大孃每天一大早天没亮,就去镇上给我们打牛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能比一般的家庭多着那一盅一盅的牛奶养着,是福气,大孃换给我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