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要杜絕歧視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人,為什麼要歧視另一個人呢?
答案很簡單,為了生存,為了能在面對未知時存活下來。
人生而在世就是一場生存遊戲,沒有人是全知的,為了生存,所有人都必須在充滿未知的情況下去不斷的觀察、學習、試誤、累積經驗,試圖在未知中依靠自己的已知存活得利,然而這個世界既廣大又殘酷,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未經處理的「資料」,但我們不見得總是有那個能力或時間精力去分辨它們,或將它們統整成有脈絡的「資訊」,甚至不見得有那個智慧去洞悉隱藏在其中具有意義的「知識」。
總會有那麽一個時刻,我們無法得到足夠的「資料」,卻還是被迫必須做出選擇或判斷,這時你會怎麼做呢?是不是還是只能依靠過往的經驗去判斷呢?就像一間沒去過的餐廳,通過瀏覽評論、照片來判斷要不要去吃的行為一樣,這些做法都是很正常的。
只可惜人並不是無情又客觀的統整機器,我們在收集「資料」試著累積經驗的時候,難免會受自己主觀好惡的影響,去到不同的地方或用不同的眼光都會影響所收集到的「資料」,而透過這些既偏頗又不完全的「資料」,經由人主觀的統整成「資訊」後就可能成了「偏見」,再進而推導成的「知識」,也可能成了「刻板印象」,而依據這個「知識」所做的判斷如果對了,那還不算冒犯,「刻板印象」也有可能是真的,但如果最後那個判斷錯了,那就真成了「歧視」了。
就像那個頭盔的笑話一樣,傳說某次戰爭,有個國家推行強制戴頭盔(資料),結果士兵頭部受傷的人數增多了(資料),推測頭部受傷一定跟頭盔有關係(資訊),所以頭盔容易使士兵頭部受傷(知識),那到底還要不要推行強制戴頭盔呢?
當然要啊!因為沒戴的都直接爆頭死了!
人啊,既然做不到全知,也無法做到絕對客觀,那至少永遠不能停止思考,偏見、刻板印象與歧視的發生並不是罪不可赦,我們無可避免的需要依靠經驗,也難免會犯錯,每當你依靠經驗法則做出的選擇判斷出錯的時候,那都是一個你更新自己資料庫的機會,只有當你固執己見不再更新資料庫的時候,才成為人們口中食古不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