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懦夫文化7.3:校园霸凌与弱肉强食——懦夫智慧的现代美德
一、治不掉的霸凌
中国社会长期呼吁“反霸凌”,但收效甚微:
校园里,强者压制弱者成了常态;
职场上,权力链条层层欺凌;
网络上,群体围攻个体不绝于目。
原因何在?因为霸凌并不是“社会病”,而是“文化基因”。
二、懦夫智慧的循环
在懦夫文化里,欺凌不是变态,而是秩序:
面对强者:装聋作哑,保持沉默;
面对弱者:释放压抑,表现威武。
懦夫的威武,只在欺凌弱者时显现。
这正是校园霸凌的心理学基础:孩子们从小就在家庭与社会里学到“强者欺凌弱者是自然”,于是进入学校,照搬文化逻辑。
三、传统美德的伪装
许多“盛赞的传统美德”,其实正是霸凌的合法化:
尊卑有序:要求弱者必须忍受;
修身齐家:教人从小被欺压、再去欺压更弱的;
难得糊涂:对霸凌装作没看见,就是“明智”;
明哲保身:不帮弱者,就是“聪明”;
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不批评施暴者,就是“合礼”。
这些理念把懦夫智慧塑造成美德,把霸凌行为粉饰为秩序。
四、弱肉强食的社会版
校园霸凌不是孤立现象,它是整个社会“弱肉强食”的缩影:
官场欺下不敢言上;
职场上级压榨下级,下级再找更弱的人发泄;
社会舆论沉默面对权力,却激烈围攻孤立个体。
这是懦夫文化在社会层面的放大效应。
五、结语
中国人为什么治不了校园霸凌?为什么摆脱不了弱肉强食?
因为这本不是“问题”,而是“美德”——是懦夫智慧的传统美德。
只有戳穿这种虚伪的美德,才能看见:
真正的智慧不是骑墙,而是担当;
真正的美德不是沉默,而是勇气。
在那之前,霸凌就会继续存在,弱肉强食就会继续横行。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