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知道手机也是可以淹死人的
图片中的东西,叫什么,我不知道。知道它是可以充电的东西,暂且就叫“它”吧。
这东西是由人带进家来的。从外观来看,用过了,送人。看来原主人,也并未发现它的“害”。
见利便,思患害。
感谢我5岁的大儿子与3岁的小儿子,他俩情绪激昂地为它辩护,让我写了这些。起因是这样子的:
“爸爸爸爸,你的手机,我拿来这里充电了。”
我正在厨房拔面条。扭头看了一下,大儿子把我原本放在地上充电的手机,拿到桌子上,放到它的上面,我本能地反应到:“不要动我手机,不要放在那里充,那是垃圾。”
“爸爸这是可以冲电的,不是垃圾。”
“我说它是垃圾就是垃圾。我不管你怎么认为。垃圾中的垃圾。把我的手机放回去。快点!”我厉声说道。
旁边正在喝水的女儿,偷瞄了我一眼,带着不解。
儿子愤愤的把手机放回原来的地方充电,狠狠地踏着地板,走来“我说你的手机是垃圾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你说吧。我的手机本来也是垃圾啊。你说吧。”
我的回答可能与他设想的不一样,瞪圆了眼,嘴里嘟囔着什么,看看我,转身走。没几步,又回头看了看,转身坐回弟弟身旁。
我把他俩的面条端过去。小弟弟弟弟是能读空气的,扯着嗓子,怒睁着俩眼,对着吼道:これママのだよ、ごみじゃない(这是妈妈的,不是垃圾)。
我憋着笑:“我给你说不上,吃你的面条吧。”
转身我坐到他们身后的桌旁,喝着他妈妈熬的黑米粥,女儿在旁边吃着炒鸡蛋拌面条。
爸爸:女儿,现在你想想:爸爸妈妈要给手机充电时,常常找不到充电器在哪,是不是呢?
女儿:嗯,是的。
爸爸:那为什么你的大弟弟能轻易的找到呢?还嫌弃我的充电方式不高明。
女儿:因为那个东西一直在桌子上放着。
爸爸:很好很好。那个东西在桌子上,一直提醒我们什么呢?”
女儿:……(女儿看了看我,不作声,低头吃面。)
爸爸:你想想,瞥到它时,它在桌上,向我们招手:来吧,给手机充充电,也不耽误你看。板凳就在那,坐上去,把手机往上一放就行。多方便!
那么女儿,这个方便你怎么看呢?
女儿:……(不作声,吃面。)
爸爸:如果你用手拿着手机看,时间长了,手会疼,你怎么做呢?
女儿:不看了。
爸爸:那要是手机没电了呢?你怎么做?
女儿:也不看了。
爸爸:那现在有了它的话呢?手也不会累,电也一直满满的,视频又那么能让你快乐,你有什么理由停下来不看呢?
女儿:(要笑)嗯、嗯,停不下来。
爸爸:这时,爸爸问你作业做了没,洗漱洗了没,你怎么办呢?你的时间都给了放在它上面的手机了。这样的话,你的时间是不是被偷走了呢?
女儿:好像是。
爸爸:看久了,你的眼睛会不舒服,每天这么看的话,你的眼睛会生病。你会总感觉到疲乏,不想干别的事,这样的话,是不是在毁坏你的身体呢?
女儿:嗯嗯,是的。
爸爸:昨晚的事还记得吗?弟弟一直在看,爸爸大声吼了他之后,你们一起去玩棋。下棋的时候,你们的手,你们的眼,你们的大脑,是不是都要动起来呢?
女儿:是的。都在动。
爸爸:那你们看视频的时候呢,你们的手,你们的眼,你们的大脑,你现在想想,是在干吗呢?
女儿:眼睛在看。然后还笑。有广告了,用手点一下。大脑干啥了,不知道。
爸爸:女儿,爸爸让你哭你就得哭,让你笑你就得笑,让你手动你就得动。你想这样吗?
女儿:不想。
爸爸:为啥?
女儿:不得劲儿。啥都听你的,凭啥啊?
爸爸:那你想想,你啥都听手机里的,凭啥啊?
女儿:……(不作声。)
爸爸:上周我们去公园划船。池子里的水,让我们的天鹅船能动起来,我们玩的很开心。那要是我们掉下去了,池子里的水,还能让我们开心吗?
女儿:不能。
爸爸:为什么呢?
女儿:会被淹死的。
爸爸:那我们要是被手机“淹”死了呢?你还能开心吗?
女儿:……(不作声。)
爸爸:爸爸想让你看到手机也是可以淹死我们的。手机就好比那池子里的水,看我们怎么用了。用得好,它是力量。用得不好,它会淹死我们。你想在船上做運転手,还是想在船下的水里乱爬呢?
女儿:運転手。
爸爸:好,那就做个運転手,好好开,别被淹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