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我”的痛苦

创造者日记
·
·
IPFS
从‘认同’走到‘存在’,从‘我’,走到‘一切’。于是,你与意识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古来圣贤都想达到的‘天人合一’。

如果心智为我们带来无法摆脱的负面影响,说明到了该走出小我之时了。

就像痴迷于做梦的人,当做噩梦时,想要努力睁开双眼,提醒自己那只是一场梦。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努力让自己真正活在轻松、愉悦里,从高密度的人事中挣脱出,像蝴蝶翩翩飞舞在花丛间。

说话是简单的,深陷泥涝的人,为了欺骗、安慰自己,教育他人,也能说出关于轻盈的真理。要真正感受到幸福,做出行动,是很难的。因为这不仅需要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心灵探索,还需要看见这扇门的机缘。若是不知这条路、这扇门,努力再久,可惜也只是在别的领域中探索打转。


但是,最初的幸福感受,只是一个人的事,自己的事。你很难将这种幸福分享,因为一旦你去分享,天真的以为善能引发善,其实,是在点燃周围一个个强大的无意识的小我。它们不仅不接受幸福,反而会用各种言行不断地尝试,唤醒你的小我,想将你拉扯到小我对抗的界面里。

你若不想陷入狭隘、执着,拒绝的方式是不作为、不抵抗。而且,不能将自己的和他人的小我视作敌人,要像接受自己的小我一样,接受他人的小我。不抵抗就是看着它们,但仅仅看着而已。

然后,它们也许会走,也许不会走。小我想要反应,反应就是给予它们能量,强化着它们。你的小我,想要能量来保护自己;而做出攻击的小我们,若是你不满足它们,有可能刺激它们恼羞成怒,进入更强的攻击里。

为了避免陷入这种境地,一方面你要尽量断开与完全陷入小我认同的、且攻击性强的人的来往,同时,可以用意识控制心智,来化解对方的小我。

是否悟道的区别在于,沉浸于小我中的人,受到挑衅、攻击等,会不自觉的产生防御机制,无意识的陷入负面状态里;而悟道之人,是能察觉到自己的防御、负面状态。

察觉意味着意识与小我之间有距离,能做个旁观者,便有选择的机会 —— 消极的不理会,积极的化解。

道,就是意识。痛苦,是转瞬即逝的。若是道临痛苦,痛苦只是在那里,然后会走;若是无意识面对痛苦,便会执着于痛苦、陷于痛苦。无意识意味着被控制,而意识,提供了察觉和选择。


但是,你一定要与常识上关于“忍”、“退”的道理区分开。道理属于心智的范围,只是一种狭隘的规范,它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道理,谁都可以说得出,说出了也代表不了什么。言行不一的道理讲述者,之所以能横行,因为信服他们的人也都是些瞎子,且数量庞大。

正如黑格尔说过的: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和出资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同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境界,哪怕说出了同一句话,内涵照样也不同。不以言论辨知己,因为要识别的是不能言说的东西,比如境界、真心,自然也不能靠思想这种方式来辨别。


悟道,意味着退出去,退出自己的思想、情绪。让视野从一点,瞬间扩散到整个面。从不可自拔的情绪、思想里,走到身体外,站在房间另一侧、飘在空中、立在地球外,再来看这个陷于痛苦中的自己。

由此,思想上的痛苦来来去去,但不会停留。你不再沉溺于其中,而是看见自己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看见正在思考的自己,正在行动的自己。

只有在意识的境界里,才能听见鸟语,闻到花香,看见云聚云散,人来人往。眼前的这杯温水,与周围安静的人事物,共同形成了这个寂静的、美好的世界。

美好,是寂静的。不是世界不声不响,而是没有了思想的叨扰,只剩下人声、雨声、风声、虫鸣……


人的思想是种天赐福气,可这也仅限于思想带领我们走向更深处时、让人们连接得更紧密时、让个人的视野能放宽到全部人类、整个世界时……只有在引领人往上走时,它才是福气。

可当人们将它用作割裂人类、伤害他人的道具时,制造痛苦时,它就是囚禁人类,让他们无法逃离的恶魔。当它紧紧缠着某人时,它便成了人死才可能摆脱掉的心魔。

超脱小我,不是消灭小我和它的内容。想着消灭,又是把它当作了敌人,再次陷入到小我里。

人只有一条超脱的路,就是当观众。观众无法离开戏剧荧幕,也无需想着离开。戏剧来来去去、增增减减,但那终究只发生在戏里,于观众,是什么也增添不了、减少不了的,观众是永恒的、不变不动的。

观众就是与意识融为一体。意识,是圆融无分别的,它就像所有的哲学家用尽思想才智,想要寻找到的终极存在。


人生来,不是承受痛苦的,而是来寻找幸福的。

如果你陷入了痛苦,记得逃离,记得寻找出路,否则你将会再无精力去做别的任何事,更别提寻找到解脱之门。伤害就是伤害,讲再多人世间的道理,都无法抹去它是伤害这个邪恶的事实。痛也都是实实在在的,被小我抓住的思想上的痛,会慢慢转化为身体上的痛。

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定痛,而是让转瞬即逝的东西,留在转瞬即逝的世界里。

我们要寻找的,是怎么承认它,但是又能不执着于它的方法。

我们找到的,是将‘我’这个中心点去掉,不再将任何内容填入到‘我’这个概念里。

思想上的痛要发生在‘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认同思想,认同小我,认同那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我’。

这里有一个区别,小我的幻想是存在的,但是,你可以选择不认同。认同是合为一体,你相信自己就是它,它就是你。而你要做的调整是,从与它一体的认同,走到看见它的存在、它经历的内容存在、它的反应存在,但你不认同它为‘我’的地方去。

也就是将内容与‘我的内容’分离,走到意识里去,做个小我戏剧的观众。

这就像黑与白、左和右、是与非的区别,你要么抓着‘我’,陷入心智上无止境的痛苦里;要么走出心智,看见它的存在,它的演绎,但让它和它们,变成了和鸟、树、草一样的风景。

景色存在,且有自己的运行,可你不会再试着去紧紧抓住它了,也不会再说,那就是我。


从‘认同’走到‘存在’,从‘我’,走到‘一切’。于是,你与意识融为了一体,这就是古来圣贤都想达到的‘天人合一’。

存在的依旧存在,但你已走出了执着,走出了执‘我’的痛苦。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创造者日记一个思想者,正在随着世界流淌。 我写下流动着的情感,变动着的思想。 它们是我,我是它们。 是存在,是意义,是无数河流中的数条,正在“唯一”的眼中闪闪发光。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无路可逃(一)

到达槟城的早晨

擦亮双眼,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