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網囚奴|出書揭泰緬詐騙園區實況 收錄受害人訪談 余德寶:盼成港人了解騙案教材
文|集誌社記者
今年初,內地演員王星被拐至泰緬邊境詐騙集團園區後,旋即獲救。前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余德寶,即連同同類案件的受害港人家屬,到泰國駐港領事館求助。港府其後亦派員到泰國當地,與多國組織聯合拯救行動,一度引起社會關注。
事隔半年,余德寶今午(5日)與社工馮健輝,就合著新書《 騙網囚奴──電騙園豬仔血淚獨白》舉行發布會。余指,新書是應信報出版社邀請所撰,收錄包括受害人訪談、經歷;以至家屬的心路歷程,期望新書能夠充當教材,讓港人了解更多詐騙園區實況。

新書一共分四章,由騙案苦主協助救援、到余德寶所接觸、已順利獲釋的受害人親述受騙經過等。余德寶於會上引述聯合國數字指,有逾 10 萬人分別被騙至緬甸、柬埔寨的詐騙集團園區。
對於受害港人,余德寶直言,事件獲廣泛報道後,輿論傾向認為受害人愚蠢,甚至活該。他解釋,自己所接觸的求助,除了誤墮求職陷阱,實際上也包括被友人欺騙,但報道出街後,大眾會存在誤解或「扣帽子」,因此今次撰書,是期望公眾了解事件的更多面向。
馮健輝則補充,對於有固定工作的人士而言,「未必咁易受騙」;但對工作經驗不多的年輕人而言,只要看到外國工作等字眼,就容易成為騙徒獵物。

他續說,過去緬、柬等地,犯罪組織或主力經營毒品生意,但近年包括香港在內,多地的詐騙損失上升,意味詐騙對犯罪集團而言更有賺頭,但港人對這類詐騙的現況卻未有具體概念。
二人指,新書嘗試在取得受害人、家屬共識下,盡量透露園區實況,因為詐騙集團不會有消失的一天,目前政府在事件完結後,也未見有太多教育工作,因此希望以此書為契機,教育大眾。

家屬:「小紅書」有大量所謂中間人
發布會另有邀請一名受害人家屬分享,家屬 Mandy 說,協助家人逃離時,「好驚會做得唔夠」。因為當時在不同社交平台,包括「小紅書」都有大量所謂中間人,結果要靠自己抽絲剝繭,甚至去過騙案同樣嚴重的台灣,尋求立法委員幫忙,但提交所有資料後,只能不斷要等待,直到後期,只能不抱希望求助。
她又說,當時家人在園區,也「好驚做多咗」,因為不論見傳媒,抑或聯絡家人時,要擔心會否「講多咗、講密咗,」令家屬被點相。她回顧整個過程是身心疲倦、無助,她期望大眾明白,作為受害人的煎熬,呼籲如遇上懷疑騙案,應該要三思,再與親友商量。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不點名批評余德寶在事件中「未知部署」發放消息。被問到今次出書有否知會保安局,或受「提醒」。
余德寶回應指,今年一月尾獲《信報》邀請撰書,花了三、四個月時間完成,過程中不斷有與信報出版社討論內容,包括要顧及當時不同受害人情況,也要確保如實反映受害人經歷論細節。
他續說,出書後有通知早前赴泰的保安局副局長卓考業,又指出書原意、初心均是做教育工作,也因此不擔心外界負面看法。

針對過去立法會議員陳凱欣點名批評其用意是重返議會,余則稱已「斬釘截鐵」地不會參選,他又透露,最近有多收兩宗求助,但正評估情況,並已建議家屬先報案。
馮健輝則指,保安局如何看待不在考慮範圍,又謂「如果政府覺得呢本書係有用,建議學校圖書館都可以擺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