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紀事
圖輯|北都收地記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隨政府落實加快建設北部都會區,今早(27日)地政總署清拆組、近日頻頻協助收地的私人保安公司,與配備頭盔、防暴盾牌的警員,組成近百人的「收地大軍」,到被納入古洞北新發展區的燕崗村收地。 據了解,有村民於門外擺放石油氣罐,表示不會離開;最終被警員、保安押走,消防將石油氣罐檢走。該村民事後表示,昨…

47人案.徐子見|「傘運」啟蒙 區選擊敗鍾樹根 中年從政 還押期間父去世
「我們會努力的撐下去,努力的生活下去,不論如何困苦,也會活下去,始終活着才能夠精彩。」徐子見 2021 年 3 月的獄中信這樣說。

九龍城重建 6| 大面積重建在即 記舊區風景消逝 潮泰社群 戰前唐樓 有何留得住?
重建在即,讓我們回顧九龍城社區和建築群的特色和價值,以及將面對的影響。

我們最快樂|被封殺、被取消陰霾下重演 莊梅岩:要守住一個可以說嘅故事
「對於我嚟講,我覺得自己係做緊啱嘅事、做緊美好嘅事,嗰樣嘢係值得做嘅,我就會堅持,至少喺我堅持到嘅範圍,我都盡量堅持」

《十年》回望|導演監製十問十答 周冠威:我早把「聰明」焚掉 蔡廉明:如果沒傘運⋯
借著《十年》踏入十週年重映,回顧《十年》的誕生和經歷,反思《十年》對香港的意義。

南丫海難13年・專訪3|遺屬徐志盛:「唔會諗放唔放棄,呢個對我嚟講唔係選項」
一場海難,令他痛失家人,也失去了一部分自己。

九龍城重建 4| 《九龍城寨》取景地 逾半世紀念敬佛社 標誌金柱、跛豪「題字」招牌帶不走
「咁時代係要咁,唔通等佢冧你先搬咩?冇得夾硬堅持霸住嘅,人哋啲舊樓同埋個區咁樣,政府要做嘢,都抗拒唔到佢哋。」

南丫海難13年・專訪2|倖存者趙炳全:「我好想知點解沉得咁快⋯點解姐姐走唔到」
「起碼我有個知字,我個心舒服好多。」

九龍城重建 3|崇麟鞋業 58 年老店 原區覓舖自救 用賠償金賭一賭 現況如何?
「我𠵱家揸住鑰匙都入唔到去喇,原本屬於自己嘅地方,原來𠵱家唔係喇。」

南丫海難13年・專訪1|遺屬梁淑玲:「理論上香港人係唔應該記住呢單嘢」
「我唔需要大家記得呢個世界有梁家杰,因為佢已經死咗,但我會想大家知道佢哋呢 39 條人命,係換嚟大家 move on(向前行),良好嘅 move on,改善咗嘅 move on,改善咗嘅香港。」

九龍城重建2|啟華魚蛋 看淡前景 謝絕回遷 斥市建局「斷搶」 貼標語被兇或犯國安法
這片南角道獨有的風景,將隨重建消失。

九龍城重建1|源茂興記 七十年老店不獲邀回遷 兩噸普洱青餅 因重建「夭折」
方紙包茶、人手搣茶餅、自家工場烘培鐵觀音,劉氏兄弟堅守父親教晦,做茶之道七十年如一。在九龍城出生、長大、工作,臨別固然不捨,但發展巨輪下只能無奈接受。

無家者世界盃|香港隊接近全隊有波入 跌宕中見希望
「旅程好似過山車咁,開頭好似有啲希望,之後跌落谷底,跟住又好似有希望咁。」

圖輯|快快樂樂執字粒
這家低調延續活字印刷的小店,洛陽「字」貴,吸引愛字之人慕名而來,烈日下耐心排隊,埋首字粒堆中尋寶,把握僅有的時光,「執」走心儀字粒。

登記框架表決在即 同志群體中的「非主流」 仍待被看見的多元面貌
《法庭線》分別採訪了跨性別女同志、年長男同志、以及移工女同志,嘗試探問他 / 她們日常在經歷甚麼?

圖輯|茶果嶺村 最後留守三小店
多戶寮屋人去樓空,店舖中只餘三間開門迎客。拆遷限期將至,不少遊客趕在拆卸前到訪,留下記憶。

毛家|三人團隊 四年紀錄 直面流浪動物生死 導演區焯文: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係由個人對待動物,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綠惜地球|環保先「鋒」榮休 遺憾垃圾徵費無期 嘆政府昔開放今「冷溝通」
他寄語接班人「我哋喺風雨飄搖中企喺度」,要用良心說話,提供全面的事實,堅守信念、實力和耐力。

圖輯|傳統理髪店退役
店內至今仍沿用舊式手藝與工具,包括兩排油壓式理髮椅,以及鋁鐵製造的復古風筒,成為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上海理髮店之一......

鳴就明|鳥聲模仿賽 廿人化身鳥鳴師 皇雀:冇諗過有咁 public、咁隆重嘅比賽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咕咕咕咕」、「Ko-el,Ko-el」、「吱吱——」⋯⋯各種鳥聲此起彼落,繞樑三日,睜開雙眼,卻不見有任何飛鳥。20 名掛着號碼帶的「鳥鳴師」,戴上耳機,全神貫注聆聽示範錄音,再往半空中呼喊,一時間難以辨清,是雀聲還是人聲。 這場「雀鳥合奏」,是在香港大學舉辦的全港首個民間鳥聲模仿比賽:「鳴就明——鳥聲模仿大賽」,逾二百多名觀眾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