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紀事

@mattershkrec

圖輯|茶果嶺村 最後留守三小店

多戶寮屋人去樓空,店舖中只餘三間開門迎客。拆遷限期將至,不少遊客趕在拆卸前到訪,留下記憶。

毛家|三人團隊 四年紀錄 直面流浪動物生死 導演區焯文: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係由個人對待動物,昇華到社會點對待動物。」

綠惜地球|環保先「鋒」榮休 遺憾垃圾徵費無期 嘆政府昔開放今「冷溝通」

他寄語接班人「我哋喺風雨飄搖中企喺度」,要用良心說話,提供全面的事實,堅守信念、實力和耐力。

圖輯|傳統理髪店退役

店內至今仍沿用舊式手藝與工具,包括兩排油壓式理髮椅,以及鋁鐵製造的復古風筒,成為香港碩果僅存的傳統上海理髮店之一......

鳴就明|鳥聲模仿賽 廿人化身鳥鳴師 皇雀:冇諗過有咁 public、咁隆重嘅比賽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咕咕咕咕」、「Ko-el,Ko-el」、「吱吱——」⋯⋯各種鳥聲此起彼落,繞樑三日,睜開雙眼,卻不見有任何飛鳥。20 名掛着號碼帶的「鳥鳴師」,戴上耳機,全神貫注聆聽示範錄音,再往半空中呼喊,一時間難以辨清,是雀聲還是人聲。 這場「雀鳥合奏」,是在香港大學舉辦的全港首個民間鳥聲模仿比賽:「鳴就明——鳥聲模仿大賽」,逾二百多名觀眾入…

載傷言殤|「揩下啫」展覽播請工傷假受冷言冷語 工權會職安展 體驗工傷之痛

近年工業意外頻生,一個個傷亡數字背後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但他們在因工受傷後,往往還要面對來自同事、僱主、甚至家人的冷言冷語,淌血的不止肉身,而申請工傷賠償的路更是崎嶇。

47人案|袁嘉蔚出獄 案情求情回顧 料徐子見亦將於今年內出獄

尚在服刑的被告中,有 12 人預計將於 2030 年或之後才出獄。

古洞收地|村民塗鴉告別:「80 年感情,完!」 街坊控訴政府要求三日內離場

臨行之時,地盤天秤仍在吊運,他則在寮屋外牆寫上「80年感情,15 / 8 / 2025 完結」,並由地政職員鎖上大門。

黎智英52日作供庭審筆記 談身分認同、是否政治犯 法庭上的一場角力

「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如果這裡有政治犯,我就不相信有法治,我就不相信有自由。」

黑雨後|阿棍屋暴雨救狗記 水深及膝 退無可退 一條毛巾安撫受驚小狗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香港近日多雨,天文台周一、二( 8 月 4、5 日)兩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暴雨期間,位於元朗八鄉馬鞍崗的「阿棍屋」流浪動物收容中心,兩度受雨水淹浸。負責人 Ivy 指中心內不少區域都受到淹浸,最嚴重的小狗區水深及膝,只得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坦言若水位再升高,「我呢個位置(中心)冇地方再撤離。」 天文台在…

香港運動員|健力選手孤身出戰土耳其 刷新世界紀錄 「背負」香港榮耀

「但無論如何,我依然都覺得香港就是我的根,所以無論佢變成點,我都會想代表香港呢個地方。」

圖輯|九龍城土收程序啟動 源茂興記茶莊 潮州雜貨店葉盛行 老店告別

「每次來香港,我都覺得是我所經歷最舊的香港,因為下一次有些事物又會改變了。」

古洞清拆|黑旋風、愛膚堅「原產地」 古洞華仁行化工廠清拆記錄

設廠以來,主要生產「黑旋風」殺蟲水、「愛膚堅」皮膚噴霧,這兩款數十年間陪伴港人成長的居家用品;另一款街知巷聞的產品,則是印度從沒出產過的壯陽產品「印度神油」。

綠綠賞電子化|實體積分、禮品明年 4 月退場 環團憂積分「貶值」減回收意欲

明年 4 月 1 日把「綠綠賞」全面電子化,安排將為這班以拾荒、回收幫補生計的長者帶來衝擊。

47人案|吳敏兒、馮達浚、劉澤鋒出獄 案情求情回顧 料年內尚有2人出獄

料 2025 年內仍有 2 人將出獄,分別為袁嘉蔚及徐子見。另有 12 人預計將於 2030 年或之後才出獄。

47人案.獲釋|吳敏兒、馮達浚、劉澤鋒出獄 馮:感謝每一位幫過我嘅人

同案入獄的被告,至今共有 11 人已刑滿出獄。暫沒有人獲刑期扣減。

工廈劏房|業租破產 租戶被逼遷 陷居住困局 團體倡增中轉屋助安置 房屋局:沒計劃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集誌社記者 楊先生居於工廈的一個劏房,去年業主破產、銀行收回單位。面對逼遷,他未能申請直接入住中轉屋,要先入住臨時收容中心。有團體認為,政府應同步檢視現行安置政策,包括再建中轉屋,讓面對屋宇署清拆令,或因迫遷無家可歸的工廈、寮屋、天台屋基層租戶,可獲妥善安置。房屋局回覆指,4,480 個中轉屋單位,約有…

書展受壓|香港書展「下架書」 散書祭遇「不可抗力」 「無處不閱讀」被指煽動

有書商職員指其中一本書「應該就唔會再出現,呢本應該會被消失。」另一出版社的店員指因「有人舉報」而將書籍下架。

721六年|連續兩年無新拘捕或檢控 至今暴動等罪成21人 當晚做了甚麼?

警方提供的拘捕與檢控數字,與 2023 年 7 月回覆時相同,換言之,最近兩年沒有新的拘捕行動,亦沒有提出新的檢控。

無處不閱讀|「大書展」以外 獨立書商的新書推介 吳靄儀:這小書展特別有意義⋯⋯

「我覺得唔係香港人唔鍾意睇書,可能係我哋未必有咁多嘅渠道,或者好似咁樣去集合咁多嘅出版社,去擺一個咁樣嘅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