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曾經。 我來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退休倒數第812天(20250629)

曾經。 我來過。
·
·
安寧居家護理師的日常

今天是在台東關山的第二天,乖乖去關山長老教會做主日崇拜,是個簡單純樸的教會,沒有像都會區的教會有爵士鼓和吉他伴奏,也沒有華麗的PPT簡報投影,教會裡的長輩居多,放眼望去也都是頭髮發白的長者,平日在教會裡都是用鼓掌歡迎新朋友,今天我是被鼓掌歡迎的那一位,在上的的國度裡我們都是一家人,是一種親切感

會後走在回民宿的路上,被一位開著電動代步車的阿姨攔截,是教會的長輩自稱為吳媽媽,熱情邀約到她家作客,就在前方不遠處的路邊住家,想著能體驗民情有何不可?一進入家門,職業的敏銳度的一眼就看見電動醫療床,觀察吳媽媽活動功能是好的,便開口試探著床鋪的使用者?吳媽媽熱誠又坦然的回答是吳爸爸睡的,但在二年前已經蒙主恩召, 現在因為自己已經年老力衰無法上樓去,就換成自己睡

吳媽媽已經86歲,子女未同住,是外籍看護Tina陪著,吳媽媽說起老公的死亡過程是沒有插管的,也在吳媽媽趕到時才息人間的最後一口氣,可以感受到吳媽媽心裡是平安沒有遺憾的

後來吳媽媽又說了許多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關於身為第三代的基督徒,如何從懷疑到相信?然後用愛去陪伴了家人與鎮上的孩子成長,活出基督的樣式

道別後,在傍晚與女兒在田間散步時,我用吳爸爸的臨終過程為案例,說明了何謂插管,醫師的說詞與民眾認知的差距,何謂 DNR1與DNR2?與ACP,AD又有何不同?身為安寧護理師的小孩對於死亡議題是熟悉且自然的,因為常常會從媽媽口中述說著病人的生命故事。這次女兒放假回來回饋這身邊師長的驚訝,同學也無法理解女兒的侃侃而談,可見生死教育扎根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安寧正是教我們在面對死亡仍更坦然無懼。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