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Offton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書・第一天|曖昧

Offtone
·
·
我們說曖昧,其實在說貪婪

第一天

寫一個有關曖昧的故事。

它可以是關係上的曖昧、道德上的曖昧,或者任何處於模糊地帶的故事。

 

看到這次七日書的主題的時候,一開始其實我會怕我寫的内容會離題,因爲我更加擅長解構拆解“曖昧”的本身。然後在想要不要只停留在寫曖昧行爲的事例。但是又回頭想一想,如果我寫的東西離題,發在matters上后沒多少人看的話那該怎麽辦?又上不了精選。然而,寫曖昧事例我也不擅長,我想了很久,都在揣測該和構思到底該怎麽寫好。


好了,以上就是最新鮮的“曖昧”的故事,模糊,來回拉扯,内耗,討價還價,這就是曖昧的負面結果。因爲説穿了,所謂的“曖昧”其實就是腦補,用自己的認知去填滿對事件的空白。


在這裏,我自己腦内被調動起來去填補這些空白,是我的焦慮和恐懼的情緒。因爲我擔心我寫的内容會離題,一旦離題可能就是產生沒人看,上不了精選,沒有流量的後果。

可是冷靜下來,這些擔憂不過是我腦內虛構的未來,並不等於它真的會發生。換句話說,這些只是我「一廂情願的腦補」罷了。


第二點,任何跟“曖昧”有關的行爲其實都藏著出一種心理特徵:貪婪。

因爲我參加七日書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提高曝光度,吸引讀者,點贊訂閲,最後給錢打賞,這就是我爲什麽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擔心拿的不夠多。

 最後,我自己發現,這種糾結,來回拉扯,模糊,討價還價的行爲不正是曖昧的行爲嗎?既然如此,與其去寫自己不擅長的内容,不如直接把我正在經歷的這段曖昧心路歷程給寫出來,然後進行拆解,既不離題,也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寫作。

 

其實,只要是從這個主題裏面思考出來的任何關於曖昧的内容,其實都不算離題,只是我是從拆解的角度去寫而已。

 

就像戀愛裡的曖昧——訊息秒回,卻說「只是朋友」;聊天到深夜,卻始終沒有承認心意。靠近與退縮交替,甜蜜與焦慮並存,本質上和我對這次七日書的糾結並無二致:用認知去腦補,猜想,然後陷入糾結、討價還價、內耗與焦慮。

 

既想要更多,又害怕沒辦法繼續要更多。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