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ikoalic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当官如做狗

sikoalice
·

《长安的荔枝》拍得最精彩的就是官场戏。岭南到长安五千四百四十七里路再蜿蜒曲折险象丛生,都没有朝堂上下官员九曲十八弯的肠子复杂。调度也精彩,群戏、特写、配乐,节奏把控得十分舒适,鱼常侍鸿门宴最后一个镜头从门缝里往外轻轻一拉,一个大俯视,老宦官低眉不语,城府之深,谋算之精,尽在不言中。

热热闹闹,你来我往,一场训狗游戏。但确实肉和汤,也都是喂了狗了。难怪大家抢着做狗。苦的是做汤做肉的百姓,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只为「圣人和贵妃的情绪」,一骑红尘妃子笑可能是历史上情绪价值所费最多的一次,费了不少命,人命和马命。

相比之下,女性角色只能说差强人意。剧倒是比原著的女性角色多点,但数量上去了,质量没咋跟上。为了多给李善德一点红粉香艳的支线,直接把原著里的老婆写死了。女强人胡商行首阿弥塔塑造得,戏服比性格立体,露脸频次比戏份多。峒女阿僮也比原著多了点恨嫁心,一个二十来岁自由快乐的女孩,怎么就非要喜欢一个年纪比自己大一倍唯唯诺诺呆头呆脑看上去身体也不咋滴的九品小官?但有一说一,雷佳音的戏是好的,甚至我觉得天宝年间书呆子九品小官,就是那副模样。冯十四娘算是戏份重的,黑化觉醒之路也没跳出传统模式,因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嫖客死了心,浴火重生成黑凤凰,但第一个杀的人是女人。

在男人的故事里全然工具化的女人,好比在历史故事里全然工具化的佛教徒。有趣的是,小说里作为反派配角被讽刺的招福寺放贷和尚,被马伯庸调侃地写成「在法会上说李善德被流放是因果报应」,先不说唐朝的法会聊不聊八卦,马伯庸给李善德安排的结局,因为流放逃过安史之乱,恰好合上了因果律。

对了,好歹也是盛唐,剧里没一个成年女演员脸上有半两肉。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