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i薰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三日書|第三天|何不認真來悲傷,擁抱自己

si薰
·
·
看到老師「讓悲傷成為記憶的光」,身為讀者的自己,寫著寫著彷彿成了自己內心的一道光,一種信念,只要接住自己,與內心的自己一起同行。


博客來圖(何不認真來悲傷)郭強生

前陣子,自己總是提不起勁,就像這夏季天氣,高溫酷熱,讓人悶壞了,午後雷陣雨即使有雨具仍是止不住雨,全身濕透了的冏境。


三日書,是我看到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的訊息,立馬報名,我曾經追過作家郭強生的書「何不認真來悲傷」,非常有共鳴,這三年來父親生病期間,弟弟照顧父親的日子,看到這本書,讓人特別深刻而共鳴。


因為共鳴才會特別有感寫下自己的讀後感,郭老師書本後記寫道:「過了四十歲以後,寫作對我來說,就是面對自己。往事一層層揭開,更重要的是,我與自己的和解。」

這段文字讓我想起我寫作的初心及當時的心情,我用文字述說過往的傷痛與不堪回首,內心破碎無法向任何人說出自己的狀態,擁抱脆弱的自己,用文字釋放,自己的軟弱,看見心裡的自己,快要被悲傷吞沒。


那些日子,每篇文章都是用淚水組成,外在的自己越是要強,內心的自己越是委屈,兩個靈魂在彼此拉扯,聆聽內心的聲音,這些傷痛是存在著,不能當作沒有發生忽視它,只能再痛苦的接納這些事,好好擁抱自己,如同老師知道拒絕悲傷就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不將記憶好好梳理收藏,才是真正無依的寂寞,無盡的遺憾。


我和內心的自己和解,父親走了,彷彿也告訴自己,放過自己,好好重活一次,生命很脆弱,別浪費在不相干、不開心的人、事、物上面,讓自己擁抱內心的自己,不用害怕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害怕而害怕說話,成了內心的一道坎兒,這是自己最想修復的能力,看著自己膽怯、眼裡無光的模樣,真的心疼那個內心的自己。


外在的自己,偽裝著不在乎、無所謂,總放飛自我的假象,該誠實面對自己,不再逃避內心的自己,理解當時自己的選擇,造成一段不堪回首的傷痛。


執筆重提過往,不是怨懟,遺憾可能有一些。那些人那些事,皆染有一抹惆悵感傷的底色。但,生命本來不是天天晴朗,太陽底下也會飄飛淚雨。誰不是在日子的艱難裡學習?而他了悟在人性裡,愛不會自然而然,恨卻可以理所當然。家人或戀人,我們總是愛得很辛苦,恨得太容易。
「我們真正害怕的,也許不是痛苦的本身,而是痛苦地理解到,這一切竟然都是自己的選擇。」
「原來我最需要的是讓自己好好傷逝,如同給自己放一個長假,不必再時時刻刻撐起,那個苛求完美的自己。」

看到老師「讓悲傷成為記憶的光」,身為讀者的自己,寫著寫著彷彿成了自己內心的一道光,一種信念,只要接住自己,與內心的自己一起同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