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搞懂保險到底在講什麼】定期險vs.終身險,到底哪一個比較好?
我好奇想知道,定期險真的這麼好嗎?那終身險又有什麼好的?
反觀我的保單,似乎都是小時候父母幫忙保的終身險,其實也不清楚保了哪些
決定來搞懂定期險跟終身險的各自的優缺點到底是什麼!
定期險的優點:
1. 【保費便宜】以「低成本獲得高保障」同樣100萬保障,25歲男性定期險年繳可能只要3000~5000,終身險卻要2~4萬
2. 【保障內容靈活】,可保障項目比較全面,能夠按照自己現在處於人生哪個階段的需求,去選擇主要的保障內容。
3. 【保障期間彈性】可以分短期的5年10年,或長期的20年30年。而且有的保單還有保證續保,不用重新投保。
定期險的缺點:
1. 【年紀越大保費越貴】年輕時可能只要幾千塊,但20年後就漲個1.5倍。若保單到期時,你已經超過65歲,保險公司會認定你的健康風險較高,因此可以買的險種變少&保費昂貴。
2. 【沒有現金價值】保單到期後,就算都沒有理賠紀錄,也不會退一筆錢給你的。定期險是「純保障」,錢花了就是花了,不會回本。
終身險的優點:
1. 【安心感】投保一次、終身保障。即使七老八十歲了,也不用擔心沒有保障,心理上會安心許多。
2. 【繳費先苦後甘】保費雖然較高,但繳完後就可享有長期甚至終生保障。
3. 【保單如同有價證券】保單的解約金、期滿金、身故金,都可以拿來做財產傳承、或是成為「照顧家人」的一筆錢。
4. 【可以保單借錢】假如臨時需要一筆錢,可以拿保單向保險公司借錢,手續便利又快速,利率通常比銀行的信貸低。
終身險缺點:
1. 【保費高,槓桿效益低】同樣保障,總保費一定比定期險高很多,等於是用更多錢買相同的保障。
2. 【保單內容可能過時】因為保單是早期簽訂的,即使現在的醫療技術進步、住院天數變少了、自費項目增加了,但20~30年前的舊保單是沒辦法隨著時代的進步、或者是你個人的需求去做調整。
3. 【保額固定,無法應對通膨】現在50萬的保障,20年後因為通膨,實質購買力可能只剩30萬左右。
沒有一張保單是完美的!
沒有任何一張保單既便宜、不過時、又能滿足你的需求一輩子。就如同這世界不會存在又帥、又有錢、又專一的男人是一樣的!
想要買到合適自己的保單的關鍵就是:想清楚你的「責任階段」和「購買目的」。
依照「責任階段」來選
年輕/單身時,屬於一人飽全家飽的狀態,重點在累積資產。可以用「定期險+投資工具」,用定期險解決風險損失,省下的保費用在投資理財,長期累積資產。
結婚生子後,必須擔起照顧家人的責任。這時可以考慮部分保單是終身險,解決高齡續保的困難,也顧及家人的經濟保障。甚至50歲或60歲時,可以利用終身壽險做財產配置和傳承。
依照「你的目的」來選
• 如果你重視資金彈性,不想保費成為固定負擔 → 選定期險
• 如果你重視保障更新,不想理賠項目過時 → 選定期險
• 如果你重視長期穩定,追求一個安心感 → 選終身險
• 如果你重視財富傳承,想留錢給家人 → 選終身險
花了不少時間研究後,發現其實定期險和終身險其實不是非得二選一,也可以「終身險+定期險」的混搭組合(像洗髮精洗潤雙效功能)
還有一個很容易大家被忽略的觀念,連我自己也是這次才學到。
不管買哪種保險,定期檢視很重要!
至少3~5年檢視一次保障是否還符合需求:
- 保障額度還夠嗎?
- 保障內容符合現在的生活型態嗎?
- 受益人需要更新嗎?
總之,應該要先了解自己「現在的財務狀況+責任階段+想要解決何種需求」,再去選擇保險類型,最後還要記得每3~5年要檢視,你花的保費就能發揮該有的價值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