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 第三天

我也正在生命的《間隙》

jnfchilll
·
·
IPFS
·
在我拿到疾病國的護照時刻,再次翻開扉頁,我不再只是旁觀者,我把自己放進書本裡,文字帶著我,整理慌亂的念頭,我利用這個間隙,去梳理自己與他人,以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三年後,重讀,因為我也處在生命的間隙。

第一次閱讀,被作者平路的文字深深吸引,這一次連註解都不放過,把延伸的書也找來細細品讀。第一次,我細察作者如何內觀自我,提出對疾病、對情感、對自身存在的疑惑,再從閱讀、思考、寫作、功課中,找到解答與力量。

「大難說來就來預存著幾塊潤喉糖哪一日口乾舌燥有點準備是好事。我的人生口袋裡的潤喉糖總是書。」

幸而有此書相伴,在我拿到疾病國的護照時刻,再次翻開扉頁,我不再只是旁觀者,我把自己放進書本裡,文字帶著我,整理慌亂的念頭,我利用這個間隙,去梳理自己與他人,以及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生病的日子跟原本的日子不一樣。不一樣讓我們不安,然而,那不一定是『苦』。」

我拓展閱讀地圖,吸納西藏智者的生命觀;學習靜坐,練習與自己在一起;我去省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花更多時間與它們在一起;我去覺察貪嗔痴,並接納它們。

如同作者說的:「寫作為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獨特性,終是為忘記自己的獨特性。」

閱讀,讓我懂得世間的美麗與荒涼;書寫則讓我檢視內在宇宙的美麗與荒涼。那些細節鋪展我的獨一無二,但我與眾生並無不同,同樣在兩極中糾結、拉扯、最後看見美麗中有荒涼,荒涼生出美麗。一切不是對立。

「任何時間點,任何情況下,並不確定下一刻會怎麼樣。唯一確定的是,手邊這僅有的『間隙』多麼寶貴。」

而我珍惜著這個間隙。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