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角度的思考
用大火的荣格斯来说也许是因为sise太差(其实作为因果关系相反才是。)
对于应该如何,什么行为代表如何的构建不够清晰,或者曾经记得(拥有过固定模式)后经大量解构如今全然不记得。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思考,逐渐发现去定义这些似乎变得缺乏一些必要性。
会发现所谓共识的部分底层逻辑上不同人仍然有不同理解,但当某种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共识出现时,大家居然以为彼此认知是一样的。
就sise盲的过着生活,有标准又没标准,标准通通依据交谈的人,对方什么样我什么样。也许可称之为没主见or有主见。
善于倾听(也许),认为每个人的观念必有其道理,每个人的每个观念都凝结了他目前人生中所有一切的集合点,不管这个人是否忘记,似乎都是其有意无意观点、行为、生活方式中最凸显的一部分,是其集合构成了某个画面。
比起无关痛痒的事情上产生矛盾和分歧更好奇对方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总喜欢从不同人的角度出发去重新看待世界。
对于观念十分凝聚即有自己一套完整且独特是看待世界方式的人,会觉得特别的有意思。
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全然是误会和解读的扭曲。而后萌生不想再这样下去的心态,便想要做些什么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看到人与人之间误解的来源,观念的冲突等等。
每当深入其中同时感到两方的悲伤与恐惧,越觉得力量实在过于渺小。在其中蜉蝣在其中茫然。
比如温故七夕的含义想起:
“有时候很疑惑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角度看世界,几年前看到一个词语,一个节日,亦或者什么节日被商业化。会去想它原本不是这样的原本含义。不是这样的,这个节日不是为了这件事情而过的。
但是随着后来的思考会发现,大家只不过在追寻某一种快乐,为什么要去破坏别人的快乐呢?
以一种反抗的,反对的方式去破坏别人的快乐,到底算不算一种高高在上的行为?又对彼此有什么好处。
人们总是从一种炫耀方式变成另一种前几年的时候大势所趋,会觉得炫耀礼物/过七夕节是一种很特别的存在,现在趋势之中又好像不过情人节,不过七夕节是一种炫耀方式。
前几年追根溯源可能会被说“众人皆醉我你独醒是吧”,后几年又如果觉得开心就好,各有各的活法,好像又变成了“扭曲化词语,没有思想,没有想法。从众的傀儡。”
在这之中总向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在想是否我在其中对于自己的立场不够坚定呢?可是当觉得怎样都好的时候,似乎又没有办法在坚持其中的某一种真正的看回去。在这之中既不希望只从单一的角度看世界,又不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单一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尖锐的矛盾而被冲淡被误解。
我在说话时似乎很难找到一种方式去同时,也就是包含两种想法的合理性以及和平的探讨,或者是达到共识。
不只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很多日常生活的层面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于是反而面对人的时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陷入一种觉得怎样似乎都充满了争议,可是明明想要的是和平调和大家一起开心和喜悦,而越报有这种心态好像一种难以形容的寂寞越是弥散开来。”
在这些之中也许我想要践行的是一种有人情味的“客观”,不冷冰冰也不纯粹只想当然,将一切揭示在面前,进行有知的选择,不再用外界标准约束人本身,这或许也是更靠近真正的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