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有你開書店,尋找獨立書店之美|獨書獎
有一個臺灣民間長出來的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他們眼中:獨立書店,
小,但重要的存在
一閃一閃亮晶晶。
他們形容:獨立書店,
平凡渺小的鹽,生活中的必需品,往往容易被遺忘
它卻默默地,為我們的身體帶來平衡,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滋味。
當主流聲音在說:電商買書終可替代傳統書店
我們選擇回到實體書店的本質,在逆勢中 重看它存在的必要
終究 這些書店不只是書的店,更是人的店
商品可能一模一樣,買賣也可以一鍵完成
只有人 可以令人與書的相遇,更為溫暖 更有故事。
陽光灑過文化知識的海洋,結晶了
生活中的鹽,散落在台灣每一角落
以自己的方式閃爍發光,台灣製造 獨一無二
他們設立了尋找獨立書店之美的獎項,叫「獨書獎」;頒發獎金希望在亂流之中,幫助書店業「保持飛行高度」。
他們將尋找到的美的,獨特的書店用心彙集,整理了一本關於獨立書店的書,叫《一閃一閃亮晶晶》,集結全台38家最有特色的獨立書店,除了精準的文字介紹,更有超過百張精彩照片
財團法人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是由董事長劉鎧以父親之名「樹」與母親之名「梅」所成立的基金會,表孝心也彰顯傳承。
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更是全台灣唯一一個由民航機長所成立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基金會以美學為核心,重視與倡議美學,特別是生活美學。
2018年起連續三年在華山拱聽舉辦<美學其實我們都有關係>系列講座
2021不畏疫情,更聚焦於台灣的島嶼,舉辦了<島想見你>系列講座
2022年,基金會集小資源做重要的事, 舉辦了台灣第一個獨立書店獎,樹梅《獨書獎》。希望透過尋找獨立書店之美的過程,與社會大眾一起認識並看見台灣這塊土地所孕育出的美好。
2025年的11月11日,第二屆獨立書店獎也頒發了,有35家入圍。喜歡與經常去的臺北·飛地書店在其列,飛地書店分享喜訊:
我們與其他書店一起參與台灣書店界的盛事——第二屆由樹梅基金會主辦的《獨書獎》。飛地很榮幸得到評審青睞,成為其中一間獲得評審團獎的書店。我們不只想要謝謝樹梅基金會,更謝謝所有持續在努力耕耘的獨立書店。
樹梅基金會與《獨書獎》
樹梅基金會主辦的《獨書獎》是台灣第一個專為獨立書店設立的獎項,旨在肯定獨立書店的價值、發掘特色並提供實質支持。
它不是競賽形式,而是以欣賞角度出發,設有評審團獎、特殊貢獻獎和特色書店獎等。
目的與精神:
發掘獨立書店的「書店魂」,肯定它們在艱難環境下仍堅守書店尊嚴的努力。透過此獎項,讓更多人看見獨立書店「小而重要」的在地美學與文化貢獻。
向獨立書店的先行者致敬,特別設立「個人特殊貢獻獎」鼓勵長期奉獻的個人。
獎項設計:
獎項無分高下,強調欣賞與鼓勵,而非競賽排名。
除了獎座,所有獎項都設有現金獎,希望提供實質幫助,例如在2025年將頒發共計1,150,000台幣的獎金。設有評審團獎(三名)、特殊貢獻獎(一名)和特色書店獎(十五名)。
特色:
由民間的《樹梅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資金來自個人集資,因此做法更具民間彈性與角度。活動具備普及性,旨在打破獨立書店間的藩籬,讓不同地區的書店故事被看見。評選過程強調從不同角度出發,藉由走訪全台各地獨立書店來挖掘其特色。
最後擷取台北西門町·飛地創辦人潔平的一段話語,與大家分享。
謝謝樹梅基金會。 飛地的誕生是個偶然,就像許多移民的命運一樣,從離開家的那刻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會去向何方、能安穩多久,也並不知道下一個家在哪里。
但是從2022年4月飛地成立以來這三年多,它竟然在好幾個城市漸漸生根了。成就這個生長過程的,卻不是偶然,而是許多人刻意的照顧、拼命的努力。
我很喜歡剛才樹梅基金會董事長凱文機長的一句話,他說樹梅基金會想做的,是在亂流之中,幫助書店業「保持飛行高度」。
全文請至:飛地 Facebook,線下分店有台北、清邁、東京、荷蘭、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