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歐陽風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如來馬特市玩耍吧!六格爛文記

歐陽風
·
·
就當馬特市是戰後的廢墟,你我不過是在這玩耍的小孩或老人或找覓自我成長的志士,串成你們的六格故事吧。我這七篇爛文平均觀看人數不到10個。哪又怎樣?

總想一而再地寫六格故事,可惜真的是「氣力」不支。今夜希望完成這一篇,哪怕是胡亂寫寫也罷!主題想集中綿綿不絕的苦痛、絕望、及無力回天的痛,這裡的痛是指身體上,而止痛劑亦無效時。大多數情況上,我會吞下能讓自己睡去的藥,三、五、七粒不行,再來一次三、五、七粒。

不想有親人陪著,更不想有人知曉,我,一個膽小、頭腦混亂的老宅,拼命修改句子順序的偏執鬼。但一切都多餘,搜了馬特市,文章結局總是成長、鼓舞、以希望與成長為結局的居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故事可能不在此例。)

用藥過量的幾天,死去活來的數日,我早早就遺棄自己,躺在床上與痛搏鬥,毫無勝算。趁著迴光返照時,有些許力氣,起身對著「我的創作」裡的無數草稿,敲打起來。

我記得藥物在胃裡化開的速度,記得嘔吐、發冷、抽搐,有的痛讓人發狂、乃至無理取鬧;有的痛讓人默默忍受、痛得無法發聲。「迴光返照」是殘酷的同情,可能給我幾天清醒,好讓我看完部一部電影、幾小時的音樂及幾頁書,還是完成一篇神智不清的文字?

對著筆電,用藥物偷回自己的一點時間,趁著迴光返照的些許力氣,整理草稿。六格故事要怎麼串?標題要如何下?還不知道。(後來也真是串不成,題也亂來了。)

想起我第二度重返馬特市,寫的第一篇文字,然後認識了一隻會彈琴的貓、再然後知道了一個總在策畫活動且自許為總編人物@jeger及總給人拍手的@李炜。我一直想寫寫我想像中的李炜,但一直沒有想法,可能沒有交集點吧?我知道的僅是他若在線,幾乎會為每一篇文章拍手,因為我的文字他拍的手是最多的,但我也知曉文字他應該是不讀的。

不知道其他寫手是否同樣被李炜拍手最多?我想答案肯定的:是。另外還有其他短文寫得蠻不錯的人物們,以後再另作他文來想像他或她們。

我第一次來馬特市是約五年前,那時見識到各路人馬的文筆,自己清楚明白我的文字是見不得人,所以僅從別處搬來數篇舊文章就收手了。坦白說,對比早期,馬特市的文章質量是下降了許多。

再次重返馬特市,我主要是轉貼「侵權」的書摘及文章,順便看一看馬特市的文章,整個風景變了個樣,我想我亦可以亂寫了,當年那些嚇死我的那些人的「筆」都跑哪裡去了?

某一夜,我就用圓珠筆在紙上寫了第一篇,再將文字打到筆電上。(我知曉自己又跑題了,又使得我選六格文章有點難以下手)。突然我想,不如就選自己的文字吧!我想了幾個半夜,這樣做可以嗎,可恥嗎?一直到看到後台裡顯示的閱讀人數,少到令人心寒,這反而讓我敢用自己的文字來亂串六格文章了,「反正都沒人看啦!」,沒什麼臉可丟的。

與此同時,我亦祈望更多人可以用自己的文章串成六格故事,哪怕是「硬串」亦無不可,相信我吧!沒什麼丟臉的,不信你看看自己的後台數據,文章根本沒幾個人在讀。以及連我這種文字都敢於如此做,希望各位寫手就來一次或三五次吧!我想,如果我有力氣的話,六格故事我會一直做,沒力氣就另計了!

苦痛,如是往返,僅為最後一首獨奏 - 歐陽風 - Matters

這是重返馬特市的突然隨手寫的第一篇文字,寫時就想著就寫一篇就算了。想不到接著就寫了無數篇,馬特市給我勇氣的是:因為沒人看。

「人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告訴自己。只是一波又一波的苦痛而已,時而從身體蔓延至精神,時而又逆向由精神燒往身體。如是往返。以防萬一,我『收集』了盡可能多且可靠的『自殺術』,這裡當是無法例舉。

都是過著各自的人生罷了 - 歐陽風 - Matters

這是第二篇。也是隨手寫寫,也不在乎有無人看。(後來才明白,若您期望文章有許多人看,馬特市真不是個好地方,有的只拍手而不讀,有的只讀而不拍手。若有20人以上真的認真讀過您的文章,恭喜,您算是個人物了,在現在的馬特市你就不枉此生了。不過,我想每個文字平台都存在這個問題吧!我只有一篇是超過三位數的文字,我猜想,看的人是外部引流進來的人,而非馬特市的常駐公民。那是特例,所以不能算是馬特市的一般現象。

讀書,讀到了什麼?音樂,我聽到什麼?電影,看到了什麼?生,我了解到什麼。不知道。在或喜悅或沮喪的時候,時間一如以往,奔向死的未來,不管你是察覺還是無感。

而關於死,除了靈堂正中間的黑白照,我一無所知。

讓這些人來寫生與死的二重奏,真是奢望到上火… - 歐陽風 - Matters

這是在馬特市寫的第三篇,當時興起了想寫完七日書的念頭了,也想好好寫一下,但我寫文字只要一長,就一定跑題,好像恨不得寫成一本回憶錄。這篇之後,為了不跑題,我就想:不如胡思亂想虛構一番吧!寫一些離自己遠一點的東西,可能比較容易結尾。像這種:那天晚上我沒有死,只是多寫幾段文字。

不過所謂宗教的說法,與來自火星的說法一樣,不可盡信。畢竟這真的是你我,生命最後一件最個人的事,感受是個人的,痛是自己痛,哪由得宗教人與火星人來說嘴?

指尖在黑白鍵起落的生死 - 歐陽風 - Matters

回到馬特市的第四篇。到這裡,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愈來愈爛了,想著是否該停下來了。還是去轉載人家的文章更好玩些吧!

我在住院時,看到一個老人,他時常想要喝水,可護士總是不准他喝,還時常檢查床下的尿罐子。後來從護士間的對話中猜到,原來他一天只可喝一定份量的水,因為身體「無法處理」。又不能吃太多,事實上我也只見到他「吃」液體的食物,想是吞咽困難。又無法自己上廁所,實則我也沒見過他上廁所,小便就流到尿罐子,大便就叫護士來「善後」。有時會聽到他喃喃自語,但是聽不到任何「意義」。

我不是他,所以我也不曉得這樣的身體值不值得活?生命的價值有多高?生命又哪裡顯得可貴?我想像我若是他,連自殺都做不到了,那樣的身體沒有死亡的權利。不過,可能他老人家覺得「活著」仍是值得的,畢竟我不是他,如何知曉他的意向呢?說不定他活得比你我都快樂。你說呢?

她跳最後一次舞,他的日子剩下荒蕪 - 歐陽風 - Matters

第五篇。想寫一個沒有結局的情事,但當時身體真的很不舒服,於是就草草寫了她與他的一首算是詩吧?反正我亦不懂如何去定義何謂:詩?

她跳完舞。死了以後。他的日子從此再無天日、盡是荒蕪、荒蕪、荒蕪。

我安靜地哭了,像雲在下雨。 - 歐陽風 - Matters

典型的老與宅,這裡沒有陽光。kobo閱讀器裡,有小說、哲學、歷史及更多的其他。但現在還有人讀書嗎?我把自己關在書堆裡,當然這只是形容詞,所謂「書堆」,不過就是三台大中小,品牌各異的閱讀器罷了。還有兩本三十年前租來未還的《女帝奇英傳》梁羽生著。

最後第六及七篇。你知道的,我總是不按規則,六格故事或精選文?稍微違規一點,沒人會指責你的。來吧!寫手們,就當馬特市是戰後的廢墟,你我不過是在這玩耍的小孩或老人或找覓自我成長的志士,串成你們的六格故事吧。我這七篇爛文平均觀看人數不到10個。哪又怎樣?要怪就怪自己不小心寫了第一篇爛文字開始吧!也或許我會回頭去玩玩轉載人家文章的樂趣亦說不准,誰知道呢!但請大家記得勿給我的那種轉貼拍手,謝謝!

生死長短句【序】 - 歐陽風 - Matters

活著的人,心裡都住著幾個死人以供懷念。他們讓你歡笑,讓你哭泣,日復一日,在同一條街道散步,走進同樣的雜貨店、想到他媽的同樣仍不說話的上帝。都是不知道活著為了什麼,只是習慣了「死期未至」。一念生,一念死。天地悠悠,浮世一瞬,誰記昨夜起風時?

這所有七篇文字寫完,我學會了在虛構及亂寫之中,穿插一點自己。並且亦因此識得了@一隻會彈琴的貓。好了,這篇文字算寫完了,還是老話,若有力氣我將再來玩一玩六格精選文。

人總要抓著點什麼,才不至於完全下墜。有人抓住宗教,有人抓住酒瓶。我抓住藥物,在死去活來之時,沒見過神,也沒見過鬼。也沒有一個願意回應我的情緒的人,我也不想有。因此只好來馬特市玩耍了!大概是身體太虛,也不去多想寫了的文字有無意義或有無人讀了。

待再有力氣,再來六格非精選文,請您也來吧!來過的請您再來,我已充值HKD等著您,因為我的拍手數已不夠用了,僅留一點來大拍一些文章。如今的馬特市雖已不符當初創立時的理念,高質量的文章亦不多見,那不妨就當作是一種轉型吧?我知曉不少人是覺得馬特市已死了。那就退一萬步想:不如來馬特市玩耍吧!

(後記:這無異又是一篇跑題文,原本選的文章都沒用上,反是用了自己的七則無甚意涵的爛文字。待下次吧!應該有下次吧?)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