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系列整理 Ch 9. 2025 設計思考中階工作坊 by Henry Cha (20250503)

五、六月拖延症爆發的情況下,活動跟課程紀錄又開始累積,該辦正事地(?)來更新了。這個工作坊若有後續發展會持續更新,敬請期待★
之前上過初階課程兩次體驗很好,所以中階當然是要報名的!
感謝 Henry 開了這門課!快一年沒見居然還記得我我好驚訝哈哈哈哈。
雖然晚了但還是恭喜 Henry 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工作室!👏👏👏

前面閒聊完了我們來開始進入正題🙋♀️
工作坊題目:《排隊體驗的再設計》
一、事前準備
報名成功等待開班前收到了一份課前訪談作業:
主題是「排隊體驗再設計」,訪談時要深入挖掘情緒、行為、感受與期待。從來沒做過體驗訪問的我,決定利用一點現代的手段──Chat Gpt。
📌我詢問 Chat Gpt 的問題:
請列出用於體驗設計思考訪談的5個提問
主題是:排隊的等待體驗
訪談目標:深入挖掘情緒、行為、感受與期待。
✒️Chat Gpt 產出內容+反覆加入要素修正
1. 最近一次排隊的經驗?心情?
(1) 當時大概等了多久?感覺長嗎?
(2) 有印象深刻的細節嗎?(環境、其他人、工作人員)
2. 等待時你通常會做什麼?這些行為有幫助嗎?
(1) 每次都做這些嗎?
(2) 有特別不一樣的一次嗎?感覺如何?
3. 排隊時什麼讓你焦躁?什麼讓你放鬆?
(1) 通常是什麼瞬間讓你情緒變差?
(2) 有沒有一次讓你覺得等待也很舒服?
4. 理想的等待體驗是什麼?
(1) 想要有什麼安排?(音樂、資訊、互動)
(2)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5. 如果可以改變一件事,你最想改變什麼?為什麼?
(1) 改變後,你覺得心情或行為會有什麼不同?
(2) 有沒有看過哪裡做得很好?
比對之後發現和老師提供的範本大同小異(哈哈)
因為週六就要用了,我整理資訊的時間也有限。
✏️把訪問的問題經過提煉再提煉後,我的問卷問題最後是這樣:
1. 請敘述您最近一次排隊的經驗,越仔細越好。
例:排隊的目的?當時的環境?心情在這段過程中的變化?有沒有讓您印象深刻(好壞皆可)的事件?
2. 在排隊等待時您通常會做些什麼打發時間?這些行為有何幫助?
3. 在排隊的過程中,有哪些事情會讓您感到焦躁或不耐煩?又有什麼事情會讓您感到愉悅或輕鬆?這些情緒是否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
4. 對您來說,理想的等待體驗是什麼?在這樣的等待過程中,您會希望有什麼安排(例如:資訊提供、娛樂或其他舒緩方式)?
5. 回到第一題描述的經歷,如果您可以改變其中的一個元素(例如:等待時間、環境、服務方式等),您最希望改變哪一點?為什麼
二、設計思考第一步--同理
真的很感謝 SNS 上的大家,訪談結果有整理成表單 🔗點我
工作坊時間有限,正式開始便利貼腦力激盪的時候我只選了半數的樣本。並依照名字、職業、年齡、排隊時遇到的好壞情況與意外驚喜等分別寫出便利貼貼上。

三、設計思考第二步--定義
貼完介紹得差不多之後,我們開始將這些細節精煉:
⭐留下「排隊時的情況跟感受」部份,並且將其分類為各個大主題,如:排隊的目的、好/不好的經驗、不確定心理、動線和環境的影響、等待時的額外服務、目的外的驚喜……等。整理後進一步地篩選出更重要、精華的部分。

⭐接著再從這些精華部份找出「最想解決」的事情:
改善店家和等待的顧客互動的體驗
覺得使用者最在乎的是:資料(要等/排多久)的正確性與同步的效率
解決真正的需求:舒適的排隊體驗、讓人覺得等待是值得的
四、設計思考第三步--創意發想
怎麼解決呢?從發放優惠、明確指示等待時間/號碼,提供贈品、飲食、週邊商店合作、打造舒適等候室……等,無所不想!

⭐想出了超多的解決方案後,該來面對現實了(喂
遺漏的地方:原型測試後的回饋。
有誰會反對這些點子:店家,因為無法預測投資報酬率。
最難克服的地方:成本與資源。
⭐總結這個發想:
點子名為:值得等待
(我們沒梗QQ,求諧音梗鬼才幫忙發想一個酷炫的名字(#用一句話總結:優化店家和顧客的溝通互動體驗
運作方式:店家提供專用的APP和等待區,讓客人能夠使用
點出關係人:開發者、店家、客人
發現的需求與契機:使用者(排隊等待時)使用手機的比例/機率很高
對各個關係人的價值:店家解決改善翻桌率、排隊管理成本;顧客可以知道自己要等多久,甚至可以從中獲得優惠或贈品,擁有良好排隊體驗。
問題與挑戰:經費、轉型陣痛期、UI/UX、硬體維護、備援方案、彈性機制。


五、後續尚未更新,請待連載再開
因為大家都很忙(另一位同學是設計思考講師兼公司高層主管),還找不到大家都有空的時間再續前緣(?),之後若有更新會再開連載的 >_<
心得環節
真不愧是中階班,我的夥伴除了經驗豐富的 Henry 以外,Ryan 同學還是超強的設計思考講師兼企業高階主管,兩個人都去過 IDEO 的課程!
相較之下只是個修煉中還不知道要二轉去哪裡的 UX 設計師的我好弱……
總有一天我也想要變得這麼厲害щ(゜ロ゜щ)
回想這段過程,真沒想到光是「排隊」這件事,竟然能引發這麼多煩惱和想法!
我們這一梯次才三個人就已經燒腦又耗時,難以想像如果是五人以上的大型團隊,那根本是要連戰三天三夜🤣
雖然設計思考會隨著 AI 工具的進化而有所改變,但像這樣透過互動討論、集思廣益,再從中篩選與精煉想法的過程,仍然是未來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而且我覺得不管多會用 AI,它終究只是個工具。我們人類所擁有的品味與思辨力,是無可取代的(最近上課現學現賣哈哈哈)。
因此,多多訓練這樣的思考流程,對設計師來說真的很有幫助!
再次感謝 Henry 和 Ryan 讓我享受了一段記憶深刻的設計思考體驗。
關於我
比起支持,我更喜歡有人直接回覆文章🫶🏻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