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週記 20250525|《鎮長週記》出書分享會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從上週末開始,我陸陸續續開始與大家進行《鎮長週記》的分享會。第一站在我們房裡順天宮,非常感謝許多鎮民鄉親朋友,到現場與我一起分享「苑裡出書」的喜悅。
而那天活動的所得,在扣除成本之後,我也在本週親自至苗栗家扶中心全數捐出,作為家扶的「扶幼基金」使用,希望能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小小助力。
我一直非常感念苗栗家扶多年來對弱勢兒童的陪伴與支持,從孩提階段一路到青少年,甚至協助大學畢業的青年邁向自立。
此外,家扶也長期關懷在地的新住民家庭,陪伴許多媽媽適應生活、重新站穩腳步,這份細膩且全面的支持,讓人由衷敬佩。
我在《鎮長週記》書中,也有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年少時,我的原生家庭遭遇了父母生病、亡故的打擊,若不是有其他家族長輩的協助,我跟兩個妹妹的命運會如何,實在難以想像。
今日,我們三姊妹都有幸平安長大成人,我願意將這份幸運回饋出去,幫助更多家庭有困難的孩子。可以用《鎮長週記》的小小收入,助力家扶的助人事業,我覺得十分榮幸。
這本書不只是我個人的紀錄,更希望成為鼓勵他人的力量。因此,我也特別致贈幾本《鎮長週記》給家扶中心,送給那群仍在成長路上奮力前行的孩子。
希望他們看了書中的故事,可以知道他並不孤獨。即便我們的生命旅程不是100%順遂,依然有翻轉的機會;即使路途有時走得辛苦,未來也依然值得期待。

苑裡順天宮前《鎮長週記》分享會當天,也有一位讀高三的同學特地到場,並寫卡片給我,他提到:「我的童年與您有點類似。我就讀照顧服務科,今年即將高中畢業,準備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書中第三章提到的活躍老化,剛好和我課堂上學的內容息息相關。」
這位同學還在卡片裡可愛地寫說 :「雖然這本書還沒全部閱讀完畢,但已經帶給我滿滿的鼓勵與陪伴。」
這樣的回應,讓我深受感動。因為我知道,這本書的力量已經不只在文字裡,而更走進真實的生命裡,與人產生了連結。
接下來,我也會繼續將書籍銷售的相關收入,捐贈給苑裡與苗栗本地的優質社福單位,讓這本書啟動一個善的循環,成為推動苑裡、推動苗栗變得更好的小小助力。
近年來台灣出版業、書店業都面臨巨大挑戰,紙張價格受到國內外個因素影響,成本也是節節高升。所有的作者與從業人員,都是懷抱著巨大的熱情與使命感,才能完成工作,讓一本本書得以誕生。
在從政之前,我在書店工作,深知出版的辛苦與不易,也知道出書利潤微薄,距離「賺錢」實在非常遙遠。但對我來說,出這本《鎮長週記》的初衷,其實是想對台灣、對全世界說一個苑裡的故事,讓這本書可以成為苑裡對自我介紹的名片。
我始終相信,苑裡,我們的家鄉,值得被更多人看見。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更多人認識苑裡,也感受到創新地方治理的溫度。
過去幾個禮拜以來,許多鄉親、支持我們的專家學者與社會賢達已經收到這本書,仍有許多本仍在寄送的路上。我也在白沙屯媽祖起駕前,溫馨的會面氣氛中,將它送到賴清德總統的手中,得到總統的暖心鼓勵與肯定。
接下來,我會持續在公務之餘,利用假日時光,應各單位之邀,到全台各地分享。甚至有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等地的正式邀約,出版社亦在一一安排中。
讓台灣看見苑裡、讓世界認識苑裡。與全台、甚至世界各地的好朋友交流,讓苑裡經驗傳得更遠,讓更多好的緣份、好的資源與苑裡交會,而在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些微利潤,也盡其所能地回饋到需要的人群身上。
我相信,這是《鎮長週記》這本書的使命。
今天,它是一本屬於苑裡的書;明天,它會跟著苑裡一起走得越遠、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