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本手工書送給自己
寫在前面:
在疫情開始時,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手工書製作的影片,當時就起心動念,找了一些繪圖紙剪裁,就把那些紙擱置在小冊子裡頭,被其他事情分神後,就沒有後續了。
然而也是從疫情開始後,每年過生日時,都會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禮物,算是一種「「告訴自己今年也很棒的活著」的儀式感。禮物通常都很簡陋並不是多貴重的物品,有時候只是自己替自己寫的短篇小說(當然主角是我)、或者一張自己畫得圖、或者吃一份小小的甜點懶散地度過一整天、或者挑戰一直放在心中卻未完成的事情;而今年就是想在生日當天,能做一本手工書送給自己。
有了這個念頭,就決定要做一本詩集送給自己,於是在進入八月後,開始找一些手工書製作的英文和中文影片,打算照著影片的方法,選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製作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手工書。
而我選擇用「線裝書」的方式來製作手工書。
手邊用到的材料有:
白膠一罐
針和線
牛皮紙張當作書頁
剪刀
硬紙板(當封面封底和書背的)
漂亮的紙(當書衣用的)
可以在紙上刺小洞的工具(圓規的針腳或者尖尖硬硬的東西)
雙面膠(製作書封用的,但其實也可以用白膠,雙面膠不一定要用到)
尺和筆(測量書封用的)
代針筆、色鉛筆(為書封畫出美麗的圖案、寫詩用的、為詩點綴圖案)
厚重的書本、重物(壓制書頁用的)
長尾夾(固定書頁用的)
一顆耐心的心
以下是製作的過程:
書頁:
首先把A4的牛皮紙對折一半並裁下來,裁下來的兩張紙再對折,如圖下。(如果想要做更大本的手工書,可以自選尺寸再對折)

重複剛才的步驟,把A4對半的紙裁下來後,不停地對折。然後我是四張對半的紙對折在一起,成一台,也就是正反兩面總共有十六頁八張紙。我總共做了八台,也就是這本手工書裝訂好後,共有六十四張紙、一百二十八頁。
那要怎麼用針線把這八台縫起來呢?首先先把剛才四張對折的紙攤開,用長尾夾固定在紙的左右兩端;然後用鉛筆在中間的對折線上劃上一個又一個的小點點(小點點之間的間隔可以自己抓取,並沒有固定的距離喔);接著拿尖尖的工具在剛才畫的點點上刺下一個又一個的小洞。(小洞是等一下穿線要穿進去的地方),記得用尖尖的東西刺在紙上時,下面要墊個軟墊喔。如圖下,然後八台都是同樣剛才打洞洞的動作。

接著就是穿針引線的家政婦時刻了,記得穿線時,針可以用比較粗的針孔來穿,要不然拿比較細小的針,眼睛不好或手殘的人,就會像我光是穿線就穿了老半天才穿進去。然後就是「平針縫」,應該是這個用詞吧(我以前國中家政課都手殘黨的,縫娃娃都縫得歪歪扭扭的),反正就是一般人縫衣服會用的簡單手法。然後我這裡就是從右邊由上往下縫回到左邊後,再從左邊由上往下縫回到右邊,就會變成如圖下這樣。

這樣一台八張十二頁就完成了。但我們又縫八台,所以台和台之間要怎麼用線聯繫呢?
首先把剛才縫好的一台放在底下,上面再放上第二台,接下來的描述會有點複雜(因為我在看這階段的影片時,看了很多支影片,才知道要怎麼把兩台縫在一起的)。
首先剛才第一台在收尾的時候先不要打結,因為我們要把線繼續穿在第二台的洞口。如果剛才你是從左邊縫到右邊,再從右邊縫到左邊的話,那你的線就是要從第二台左邊的第一個洞口穿進去;反之就是右邊的第一個洞口。
因為我是從左邊縫到右,再從右縫到左,所以我第二台時,就從左邊的第一個洞口穿進去後,再從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接下來,這裡很重要!
當再從第二台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要把線穿到與第一台對齊的洞口右邊的縫線裡,然後再從第一台洞口左邊的縫線穿出來,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二台對齊的洞口中,如圖下:


接著重複這樣的步驟縫完第二台,當第二台用平針縫從左邊縫到右邊時(從第二台開始就不用和第一台一樣,要來回縫兩次),這時第三台就要擺到第二台上面,一樣的從第二台右邊的洞口中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三台對齊的洞口中,接下來,這裡就不一樣了。
穿進與第三台對齊的洞口後,再從另一邊的洞口往下穿出來時,這時的線要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對齊時中間縫隙的右邊方向穿進去,再從裡面拉出來之後,接著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左邊的縫隙穿出來外面之後,再穿到第三台的另一個洞口,如圖下:

接下來一樣重複上述的動作,從左邊到右邊縫完第三台後,接著放上第四台,重複剛才第二台連接第三台的縫法,縫完第四台、第五台、第六台、第七台和第八台,以下是縫製的過程圖:


這裡順帶一提,在縫製的過程中,盡可能把線穿的長一點,要不然就會縫到一半,線不夠用,像我一樣在半途中打結,再重新穿線繼續縫,這樣就會留下醜醜的結在那邊。(不過,我是做給我自己的手工書,所以無所謂,我喜歡不完美的手作自然感。)
全部八台縫完的樣子,如圖下:

然後在書背的部份全部抹上白膠(這樣會使書頁更牢固),上面再用重物或厚重的書本壓著,越重越好,並找個陰涼安全處放置著,等待白膠乾掉。(我是等一天)。
書衣、封面、封底、書背:
接下來就是做書封的部分,讓你的書穿上美美的衣服。
首先,拿一張比較硬的紙板來當作包裹在書封底下的骨頭(但如果你不想要硬殼的書封,也可以用一般的紙就行了),把弄好的一整部書頁放在紙板上,用鉛筆把他的長寬高描繪出來,兩面都要把他的輪廓描繪出來(也就是封面和封底),再來是描繪書背的輪廓。
在硬的紙板上描完後,把封面、封底和書背的輪廓剪下來,再來就是書頁的衣服——書衣,這裡你可以隨意挑選你喜歡的材質、樣式和圖樣,不限紙質(皮革的也行),看你想要把你的書衣弄成怎樣的風格,隨心所欲、自由發揮。我是拿家裡不要的漂亮紙袋,把它裁剪下來當書衣,選擇好要用的書衣後,把剛才剪下來的封面、封底和書背貼上去,如圖下:

把封面、封底和書背黏好後(這裡要注意一下,書背和封面、封底之間要留著小空間,三個不能太靠近,要不然再黏貼書頁時會太擠了。)
然後繼續勞作時間,先在左右四邊的角落剪下三角形,然後再書背和封底封面之間的小空間的下面和上面,同樣也是剪下兩個小三角形,所以一共會剪下八個三角形(四個大三角形和四個小三角形),如圖下:

接著就是黏貼時間,用雙面膠或是白膠在所有梯形的地方貼上雙面膠或白膠,然後再用力地把這些梯形部位黏貼起來,就會變成下面的樣子:(基本上書封就完成了)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施展魔法的時刻,就是把事先整個縫好的書頁用白膠塗抹在書背上,接著再和書封的書背黏貼起來,這裡要等待(放置)一天的時間才會完美的黏貼起來;如果用雙面膠貼住一整個縫好的書頁,其實比較不牢固,很容易看書看到一半書衣掉下來,就會變成沒有穿衣服的書了,所以白膠比雙面膠牢固,但一切看個人的選擇啦。因為有些那種超級老舊的古書,也會長時間翻頁,紙質老化、變脆,書衣就整個脫落了,要重新用白膠黏住。(所以說,越古老的紙本書越是保存不易啊,那種通常都在國家圖書館當珍藏品就是了)
完成品如圖下:



封面的圖案是自己畫得禪繞畫,詩集名稱為《窗邊小語集》,是我從高中時期,就替自己專門拿來寫詩的手帳取的名稱。
手工書裡面的內容就是自己過往創作的詩,再加上自己用代針筆繪製的禪繞畫。
總覺得這段時間裡,把自己關在房間,製作手工書到繪製圖案和抄寫文字的過程中,好像那種中世紀,專門在修道院繕寫室裡頭的抄寫員,然後在羊皮紙上描繪書精美的字母、花邊和裝飾圖樣,一輩子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在抄寫聖經和經書文字的工作上,感覺就是一種非常辛苦耗眼力的修行工作。
以上,人生第一次做的手工書,做完之後挺有感就感的,不錯的體驗,感謝自己感謝老天,我又可以繼續活著看世界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