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学家
我不知道我在村里呆了多长时间,以至于外面的世界不知道长什么样子。我像是与世隔绝,手机也没有太多杂声和新闻,也不时常看报纸。但我打开手机,看到一种新标签,连对面邻居的女儿她的社交账号也多了一个标签:“独处”

我翻看她的账号,来来去去都有几个特点:咖啡拿铁、瑜伽、书本、精致的餐点。她都特别早起做早餐泡咖啡,然后瑜伽运动一下,再去书馆读书。每个视频都是一样,她的打扮稍微性感但是干净,视频图片滤镜也显得文艺一些。我问她你没工作吗?她说有啊。我问她为什么明明晚上都和朋友玩耍还偏要放个“独处”的标签,她说因为这种生活就是独处
我静静的喝口她泡的咖啡,些许苦涩,不知道是哪里学来的。我对她说起我看过的真正的孤独,一个人逼不得已面对的孤独。
那人住着大别墅,身边也有亲戚朋友,他从小不缺钱不缺吃住,过的十分富裕,是他人眼中的有钱人。他长的耐看,不算丑,也比一般人还干净整洁,只是皮肤比较黝黑,像马来人或印度人。做人呢也很有态度,彬彬有礼的,十分有内涵,他们笑他是马来人,他也只是一笑带过而已。这样的人,从来没人喜欢过他,这才是奇怪的地方
也许是太低调,气质总是显得土气。但还是奇怪,明明做人态度那么好那么善良,但他每次靠近人群,虽然人群有些回应,但是大部分约出来其他人都在,他就不在场。我问他们没邀请他吗,他们说不敢,怕他没空。
他在后来,渐渐的和那些人断联了。他不再参与那些社交,他去了书馆,学喝咖啡,学会看书,爱上了写字。他活成了独处,但我知道,他也告诉我,他不想独处,从不想,只是生活逼不得已罢了。他其实很渴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他既渴望,但他也没办法,他无法与人建立关系。任何人靠近他,他都会发疯似的迎接,但没几天,那些靠近的人就消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他如此陷入了更深的孤僻
他告诉我,他很讨厌那些打着独处标签发文案的人,说什么“独处是灵魂的富养”、“独处是高级的自律,”然后拍几张咖啡照、运动照就说自己孤独,仗着自己的好看和特别来博取流量。而他很清楚,他们并非真的独处,只是暂时选择独处,他们还是有能力建立人际关系,但是他没有办法。人际之间的虚伪他没办法接受,他无法压着自己痛苦的灵魂,无法装着适应,于是他才退出市场
在后来,他看到那些博主,他只是冷冷地笑,点个收藏或关注而已,只是因为人长得好看,符合他胃口,收藏备用而已。但其实,我知道,他比任何人,都理解孤独。他关注他们,也不过是希望他们能看见他。
我再喝一口她的咖啡,味道比第一口更加苦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