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還有話要說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瑜伽墊上的觀察】給瑜伽初學者的選擇指南:教室、課程與老師怎麼挑?

還有話要說
·
·
這篇文章是寫給仍在觀望、猶豫是否踏出第一步的你,希望透過這些觀察與建議,讓你在眾多選項中更有方向,也能更安心地走進瑜伽的世界。

當你第一次走進瑜伽教室,可能會覺得氣氛陌生、節奏不熟悉,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適合瑜伽」。但事實上,許多初學者的不適感,往往並非來自練習本身,而是課程強度、老師風格、環境設施等細節未能與自身需求匹配所致。本篇文章將從「教室」、「課程」、「老師」與「線上課的取捨」等幾個面向,整理出選擇時可參考的重點。希望你能透過更有意識的觀察,找到一個讓你感到安全放鬆的練習空間,以及那位讓你願意一週又一週踏上瑜伽墊的老師。

如何選擇適合的教室?

選擇教室的原則可以分為環境、課程、價格,以及是否符合生活型態這幾個面向。

首先,環境是練習瑜伽很重要的元素之一。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但絕對會影響當下練習的感受與表現。理想上,練習瑜伽最好在溫度適中且通風的環境中進行。有些教室可能冷氣開得過強,有些則是一進門就能感受到空氣不流通。在這些情況下練習,往往不太舒適,可能也會影響專注力與整體體驗。另外,教室的硬體設備也需納入考量,例如:早上上完課需要洗澡再去上班的人,就會在意是否有淋浴間。更衣室與廁所的數量是否充足,也是需要注意的條件之一。

其次是教室是否有開設你有興趣的課程。像哈達、流動、伸展瑜伽等類型比較常見,較容易找到;但若是空中瑜伽、瑜伽輪、壁繩瑜伽這些需要特殊設備的課程,就要留意教室是否有相應配備。

再來是價格是否在可負擔範圍內,以及課程方案是否適合你的上課頻率。課程定價會根據類型、師資、人數與教室營運成本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通常一堂課價格會落在三百到八百元之間。如果價格過高,勉強自己持續上課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通常購買一定堂數會有較優惠的價格,教室也會提供多種方案因應不同需求,例如單堂、期限內多堂、或包月制。這時候需要評估自己是否能在期限內用完堂數或點數;若簽的是長期合約,是否可分期付款也會是一個考量點。若遇到教室經營不善導致結束營業,一次付清的方案就有無法退款的風險。

最後,是否能夠穩定上課,也與教室的營運方式是否符合你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不論上課頻率高低,若希望將瑜伽課程融入日常,教室位置最好不要離生活圈太遠。可以是在公司或住家附近,或是兩者之間,這樣比較不會因為交通不便而產生怠惰。開課時間也很關鍵。對一般上班族來說,可上課時間多集中在下班後,因此課程大多安排在晚上六點以後,但這些時段也較為熱門,可能需要像搶演唱會門票那樣,在午夜一開放預約時立刻報名,因此也要了解教室的約課系統是否好操作。營業時間是否彈性也很重要,有些教室週日不營業,對只能週末上課的人而言,就等於少了一天的選擇。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每個人開始接觸瑜伽的目的都不同,可能是為了放鬆、伸展、減重,也可能是喜歡瑜伽課程中的某一項元素,例如香氛或頌缽,或是受到某一種流派理念的吸引。以下依需求,大略分類幾種常見課程名稱,幫助大家在選課時有些概念;實際的課程內容仍需向教室的工作人員確認喔!

如果想要有「運動」的感覺,可以選擇強度較高的課程,例如寰宇瑜伽、阿斯坦加、流動瑜伽、串聯瑜伽、火箭瑜伽、熱瑜伽等;若想放鬆一整天上班累積的緊繃,則可考慮陰瑜伽、伸展瑜伽、修復瑜伽、療癒瑜伽、舒眠瑜伽、舒緩瑜伽等。這類課程多半較少站姿,每個姿勢停留的時間也較長,有助於深層肌肉放鬆,晚上也會更好入睡。有些老師會搭配頌缽、精油等刺激感官,使人感覺更療癒。

前面提到的一些搭配特殊輔具的課程類型,例如瑜伽輪、椅子瑜伽、壁繩瑜伽,或是艾揚格瑜伽,則可以透過輔具調整適合自己的強度。舉例來說,瑜伽輪能幫助在後彎中容易不適的人支撐脊椎;椅子可協助腿後側緊繃的人在前彎時獲得支撐;壁繩則有助於引導下犬式中大腿根部力量的走向。艾揚格則運用更多特殊輔具協助體位法練習,例如毛毯、抱枕、瑜伽繩等,或是艾揚格專門教室才會出現的木製輔具:木磚、木馬、斜板、圓棍、長凳等,每種輔具皆有固定規格,便於在各式體位法中發揮作用。這也是我目前正在練習的瑜伽流派。如果剛開始接觸,尚不確定可接受的強度,較保險的選擇是先從基礎瑜伽或哈達瑜伽開始。

此外,瑜伽的多元化發展也結合了許多其他領域的專業,例如融合皮拉提斯的「瑜伽提斯」、結合中醫理論的「經絡瑜伽」、或具舞蹈節奏的「內觀流」等。透過其他感興趣的領域與瑜伽接觸,能減少初學時的陌生感。有些老師則會加入較具娛樂性的元素,如紅酒瑜伽、啤酒瑜伽、寵物瑜伽等,但這類課程多為非常態性,重點通常在親友同樂,與一般瑜伽練習的目的略有不同。

課程時長通常介於六十至九十分鐘之間,時間越長,越能有充分的暖身與放鬆,整體體驗也會更完整。剛開始接觸瑜伽的朋友,不妨多方嘗試不同課程,慢慢觀察自己偏好的練習風格,這也有助於未來在不同階段挑選合適的課程。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

課程與老師其實息息相關:即使是同一堂哈達瑜伽,A 老師與 B 老師的上課方式,也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因此,有時候不見得是課程不適合你,而是老師不適合。評估一位老師是否合適,有許多因素會影響,例如聲音、語調、下口令的方式、是否關注學生等,有的老師上課時只說口令、不進行調整,其餘時間主要在引導呼吸或倒數;有的老師會在動作停留時說明正在鍛鍊的肌肉,或解釋可能出現的身體感受;也有老師喜歡運用生動的譬喻來引導學員進入動作。有的老師風趣幽默,有的則稍顯嚴謹。風格百百種,遇到不適合的老師,可能會讓人對瑜伽敬而遠之;而遇到對的老師,則能大幅提升學習的意願與樂趣。

首先是說話方式。每個人對聲音與語調的偏好都很主觀。選擇聲音聽起來舒服的老師,有助於在上課時更容易進入狀態。下口令的邏輯也是關鍵,即使是相同的口令,不同老師的講法可能讓學員有不同的理解方式,這時就需要評估他的口令是否容易理解。曾有老師說:「練瑜伽是用耳朵,不是眼睛。」有時因體位變化,我們不一定能面對老師;又或者課堂人數眾多,無法時時看到老師的示範。這時,是否能靠清楚的口令持續進行練習,就成為很重要的能力判斷依據。

老師的調整則是瑜伽課中最寶貴的一環。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引導身體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不論是力道還是位置,都非常仰賴經驗。可以觀察老師是如何調整學生的——是溫和但精準,還是試圖強行推進還沒準備好的身體?特別要留意老師是否有關注學生狀況,還是只顧自己在前方做出學生無法模仿的動作?若有經驗較少的學員正以錯誤方式練習、甚至可能因此受傷時,老師是否能及時察覺與引導,是相當關鍵的指標。

最後,在大休息結束後,你的感覺是通體舒暢,還是疲憊不堪?前面提到的細節只是提供一些參考方向,實際上最重要的評估準則,仍是課後自己的身體與心理感受。

線上課和實體課的差別?

在疫情期間,許多老師和教室紛紛轉為提供線上課,不只是為了維持收入,也是希望鼓勵同學不要中斷練習。自那之後,線上課逐漸成為提升彈性的選項之一。先前在討論愛莉莎莎課程的那篇文章中,我有稍微提到線上課的優缺點,今天想再談談更多細節。

線上課程最明顯的優點,是地點與時間上的彈性。實體課必須在固定時間抵達上課地點,也會產生交通成本;線上課程則不受地點限制,只要在網路順暢的地方即可進行。沒有地點限制,也相對提升了時間上的彈性——比起清晨七點趕到教室,在家打開電腦上課輕鬆許多。線上課的興起,為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不僅如此,除了國內課程,甚至國外的課也可納入選擇。只要有網路,就能跟著自己有興趣的老師學習,不受地理限制。

然而,線上課也存在一些挑戰,包括空間大小、干擾因素、網路順暢度,以及輔具是否齊全。以居家環境為例,需要足夠空曠且通風的空間,讓攝影機或筆電能清楚拍攝到全身,理想情況下,墊子的一邊還能靠牆,以便進行某些需要牆面支撐的體位法。如果與他人同住,也須考慮是否會影響室友,或是否容易被打擾。網路穩定度則直接影響上課品質——若連線不穩,便容易錯過老師的口令或與老師互動的機會。

至於輔具方面,教室通常備有完整配備。體積較小的輔具,在家準備一份並不困難;但像瑜伽椅或壁繩這類大型輔具,則相對較難收納與安裝。

若上述問題皆能順利克服,表示你已有能力為線上課打造一個良好的練習環境。然而,有一項是線上課始終難以取代的,那就是老師的調整。首先,若是上多人團體課,老師的畫面會被分割成許多小格,很難清楚觀察每位同學的姿勢細節。其次,老師僅能透過語音指導,同學必須自行理解並嘗試調整,與老師親手協助引導身體方向相比,效果仍有差距。

常聽到同學說,在家練習的大休息,總是不如實體課的團體練習來得放鬆。造成這種感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團體練習中,我們能感受到一種凝聚專注的力量。在同一個空間中,一起經歷呼吸與汗水的流動——當下,我們既沉浸於自己的練習中,也融入了大家的練習之中。

最後,很高興你閱讀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眾多選擇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起點。練習瑜伽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是在過程中慢慢發現。多一點觀察、少一點焦慮,把每一次練習都當作認識自己的機會。願你能在合適的環境中,安心練習、自在前進,開啟一段專屬於自己的瑜伽旅程。Namaste。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