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幻|Google地圖幽靈定位

大風
·
·
IPFS
·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對「迷路」這件事似乎已經免疫。畢竟,只要拿出手機開啟Google地圖,就能輕鬆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甚至精準到哪一條巷弄、哪一棟建築。你是否曾經遇過這種情況:你明明站在家中客廳,Google地圖卻顯示你正身在某處的陌生角落?而且,那個地點總是重複出現?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對「迷路」這件事似乎已經免疫。畢竟,只要拿出手機開啟Google地圖,就能輕鬆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甚至精準到哪一條巷弄、哪一棟建築。

但GPS系統並非完美無缺。

GPS定位依賴衛星訊號,在室內、高樓密集區域,或是天氣不佳時,常出現數十公尺甚至數百公尺的誤差。這是已知的技術限制。但有些定位異常,卻超出了常理範圍。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種情況:你明明站在家中客廳,Google地圖卻顯示你正身在某處的陌生角落?而且,那個地點總是重複出現?

李同學主修電機工程,對技術問題向來有自己的見解。在他大學四年級的10月初,他開始注意到手機定位出現規律性異常:每當午夜0點37分,GPS就會精確地「飄移」到宿舍東南方300公尺外一條名為「零一巷」的小路。

起初他以為是手機晶片故障,但更換手機後問題依然存在。他開始每晚同時間記錄這個現象,發現飄移時間誤差從不超過30秒,彷彿遵循著某種隱密的時程表。

更奇怪的是,當他查詢Google街景時,發現零一巷的影像異常模糊,建築物邊緣出現明顯的拼接錯誤,彷彿攝影車在該處遭遇了某種技術干擾。

身為理工科學生,李同學決定實地勘查。

10月23日晚上0點35分,他按照地圖指示來到零一巷入口。這確實是一條真實存在的巷弄,看起來狹窄、筆直,兩側是老舊的透天厝,但氛圍詭異得令人不安。

巷內路燈以3.7秒的頻率閃爍,GPS訊號在此處完全失效,手機顯示「無法定位」。

李同學以碼錶計時,從巷口走到巷底只需要1分43秒。但當12點37分一到,他發現自己竟然迷失在這條不到100公尺的直線巷道中。

他最後一則社群動態發布於10月23日晚上11點47分,內容是:「找到原因了,不是技術問題。這裡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對。」

此後,他的所有數位足跡戛然而止。

李同學的室友報案後,警方展開調查。同學們說他請了長假,但學校註冊組查無此記錄。他的租屋處房東表示,房客確實已經搬離,但房內所有物品都原封不動,彷彿主人只是暫時外出。

最詭異的是,李同學的手機門號至今仍在使用中,但從未有人接聽。

電信公司的技術人員表示,該門號每天午夜12點37分都會產生一次訊號,GPS定位始終顯示在「零一巷37號」,但零一巷只有10戶,不可能有37號門牌。

三個月後,一位網名叫小陳的上班族在PTT發文,標題是「車用導航的靈異現象」。

他聲稱自己的車用導航系統每週三半夜0點15分都會自動導航到一條「未命名道路」。這條路在地圖上清楚標示,位於工業區邊緣,但當他實地查訪時,卻發現該處只有一片荒地。

「我用了三個不同品牌的導航系統,結果都一樣。」小陳在文章中寫道,「但最可怕的是,我昨天晚上真的在那片荒地上看到了一條路。只存在了大約20分鐘,然後就消失了。路上還有其他車子,但那些車牌號碼都不符合現行編碼規則。」

小陳的最後一篇回文時間是11月8日,內容只有四個字:「我要進去。」

隔天,台中市警局接到報案,小陳的車子在該處荒地被發現,引擎仍在運轉,車門大開,但人已不知去向。車內的GPS螢幕顯示:「已抵達目的地」。

在這個數位導航盛行的時代,人們依賴螢幕上的線條與座標定義世界,卻少反思空間的本質。

都市中,哲思與玄幻交織,有些地方彷彿擁有意志,隱於地圖邊緣與技術盲點,在現實與數據間遊走,靜待顯現。

GPS與街景車編織數位之網,試圖捕捉一切,但這網路便利皆須付出代價。

未標記的空間如都市暗影,藏於廢巷或角落,帶著神秘氣息,拒絕被數據馴服,挑戰人類技術的萬能。

當生活被數位框定,這些空間以奇異方式重現,或成都市傳說,或現靈異事件,質問空間是否僅是座標,抑或擁有靈魂與意志,對技術局限發出嘲弄,只希人們不要過度依賴科技,要適度遠離網路,讓自己的心靜並感受真實世界。

在數位與現實交織的迷宮裡,未標記的角落喚起邂逅:轉角的涼風、小巷的空白,隱隱散發生機。它們提醒我們,過度依賴數據或許讓我們失去對空間本質的感知。空間不是被動客體,而是與人類認知共存的活物。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的手機突然出現了莫名的定位,總在相同時間指向同一個陌生角落;

如果那裡的街景影像異常模糊,GPS訊號時有時無;
如果你發現自己站在一條「未命名道路」上,四周寂靜得不像人間;

請記住李同學和小陳的故事,然後立刻原路返回。

因為有些地方,或許不是為了被找到而存在的。

而有些路,一旦踏上,就再也回不了頭。

AI繪圖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大風寫作是夢想,提筆只為了留下自己的想法,單純享受寫作的快樂。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都市傳說|未曾現世的秦始皇畫像

東加豆的畫布(番外故事)

七日書
8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