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幻境錄》最終章:後記——幻境之外的現實,寫給讀者的道白
最終章:後記
——幻境之外的現實,寫給讀者的道白
親愛的你:
當你讀到這裡,整場幻境已然走完。
那些與尼采、卡繆、海德格、波娃、提利希、鄂蘭的對話,或許像是一場又一場思想的夢境;那些迷宮、森林、廢墟與村莊,或許彷彿只是文學的布景。
但我想說: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不是因為它們曾發生,而是因為你在讀的此刻,它們正在發生。
這些哲人的聲音,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片段。他們的問題,我們也都問過;他們的孤獨,我們也都承受著;他們的對話,不是他們之間的,而是我們與自己之間的對話。
你是否也曾像太一那樣,坐在一面鏡前,問:「我到底是誰?」
你是否也曾在火車站等著,卻不知道該去哪裡?
你是否也曾走進辦公室般的迷宮,在責任與沉默中一點一點忘記自己?
你是否也曾想愛,卻遲遲不敢遞出那封信?
這本書,不是寫給哲學家的,也不是寫給修行者的。
它是寫給仍在掙扎著「如何好好成為一個人」的你我。
寫給在這個資訊過量、靈魂缺席、情緒無所安放的時代裡,
仍然試圖不麻木、不遺忘的人。
如果你曾讀到某一段文字,感到沉默、鼻酸、或是突然安靜了下來,
那就是你自己的聲音,在這幻境中回到了你身邊。
我們常以為,活著的目的是找到意義,但我想說——
有時,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你不必「證明」什麼,也不必「成為」什麼。你只要在每一次呼吸裡,不辜負自己即可。
這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不是消極,而是信任生命自有它的節奏與答案。
這一封後記,是告別,也是一場回家。
幻境走完了,但真正的旅程,從你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才正要開始。
你不需要再問:「太一是誰?」
因為你知道,他的名字,可能就是你。
願你平靜而自由,溫柔且堅定。
願你在無聲之中,也能聽見道的低語。
願你在人群之中,也能保留自己的靈魂。
我們未曾相識,但在這幻境中,我們已同行一程。
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