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not okay
回公司上班,糾結於該按習慣買一杯薄荷糖拿鐵,還是新愛上的手沖咖啡。最後兩者都要:早上喝拿鐵,午後喝低因手沖咖啡。倒入杏仁奶,很溫和的微甜味道。
團隊開會。忙季結束後的第一個會議,領導總是猶如心理輔導師,聽一圈勉強維持得體的表面復盤,實則抱怨,都是罵對面團隊的。
部門領導的習慣是陪著罵,冷嘲熱諷,不帶髒話卻比抱怨的當事人罵得還毒,說得大家哈哈大笑,彷彿出了氣,也便過去了。
其實年年都差不多,忙後集體抱怨,搞幾輪復盤大會、重新制定計劃。到了第二年忙季,該怎麼狀況百出還怎麼狀況百出。
忙季自有忙季自己的迭代能力。
小團隊也開會,直屬上司是溫柔傾聽風格。我也對他「抱怨」了一件事:隔壁領導言語攻擊另一個同事,我正好在場聽著。那些話不是對我說的,但當時很震驚,不知怎麼反應,過後才覺得害怕。
和上司說的時候身體一直僵顫著,至於到這樣的程度?還是身體在配合表演害怕?我自己也驚了。
上司一直注視著我的眼睛,表情凝重地聽完,搖頭認真說一句,「It’s not okay。」然後啪啪在電腦上打字記錄,說他會找機會和對方上司溝通。
當下心裡便有個聲音說,可以了,這件事情在我身上的影響,到此為止了。
其實想要的也不過是這樣。不是想要有後續跟進的希望,是想那個在自己之上的人,能知道自己的委屈、肯定自己的付出、和自己同一陣線。而不是一句,「那你為什麼不xx?」
為什麼不離婚?為什麼要聽話?為什麼不跑?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站出來?
二戰後也有人問集中營的幸存者為什麼不逃,好心地再捅一刀。
現在的我更加能感知到,自己身處的環境很好很好,幾乎是太好了,如同象牙塔。以至於我真心認為,這才是正常的。
而無論這樣和平且互相尊重的工作環境實際上是多數還是稀缺,我依然認為,它確實是正常的,甚至是應該的。就算終有一日,我發現全世界99%的人依然沈迷於原地拔河,而不是相互激勵跑馬拉松,那也只能說,是99%的人,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