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anielChow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寧與世人不合,也不願同自身傾軋

DanielChow
·
·
當一個好人,不是因為壞人得不到好處,而是因為那是唯一的方法,讓我們不至於在生命的長夜裡,與自己為敵。

最近,我和愛人聊起她曾在職場上遇到的一些不愉快。她忽然問學哲學的我:「如果當個壞人,能過得更好,那做好人還值得嗎?」我一時也想不到太好的說法。今天,我寫下這些文字,整理了一下我的想法。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對照:有些人循規蹈矩、待人以善,卻依然過得清苦;另一些人憑著投機取巧、耍些心機,反倒過得風光體面。

人們難免會問:既然壞人有時能「更好」,那堅持善還有意義嗎?

的確,我們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看著身邊那些走歪門邪道卻過得風生水起的人,心裡難免冒出一個聲音——「做好人到底值不值得?」我們都知道應該當個好人,但當看到有人靠著邪道生財,內心總會有那麼一點點動搖。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真正的幸福,不在於你得到了什麼,而在於你是否「配得」那份幸福。

重點就在「配得」這兩個字。

他提出了一個叫「德福一致」的概念,意思是品德和幸福應該相配。道德的價值在於它本身,而不是在於它能帶來什麼好處。我們孝敬父母,不是為了得到遺產,而是因為這樣做本身就是對的。

蘇格拉底曾經面臨生死抉擇,但他說了一句話,至今讀來仍讓人動容:

「寧與世人不合,也不願同自身傾軋。」

真正的痛苦不是來自外界的反對,而是來自內心的分裂。當你為了獲取利益而違背自己的良心時,你就是在和自己的靈魂作戰。而這場戰爭,沒有贏家。

與世界不合,或許只是孤單;但與自己為敵,才是真正的失敗。

那麼,當一個好人,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別人的稱讚,也不是為了功利的回報,而是為了在每一次選擇中,仍能安心面對自己。那份心安,才是幸福最堅實的根基。

掌聲與非議,總會隨風而逝;財富與名聲,也會被時間帶走。唯一能陪伴我們走完一生的,是那份清明的心。

當一個好人,不是因為壞人得不到好處,而是因為那是唯一的方法,讓我們不至於在生命的長夜裡,與自己為敵。

回到我愛人最初的那個問題,我想告訴她,也告訴每一位朋友:當個所謂「好人」的價值,不在於能否換來更多的財富和地位,而在於我們能否在這紛擾的世界中,保持靈魂的清明,不與自己為敵。

這樣的人生,不只是「幸福」,而是「你配得此幸福」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