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時代,寫文章的意義
很多個月沒有更新這兒,今天心血來潮,剛好又有可以靜下來思考的時間,隨便寫下憋在腦內很久的話。這篇文章全人手寫,反正只是隨筆,流水賬的brain dump,就算我自已用AI把文章整理好,別人也是塞入AI去總結,不用浪費時間了,那天在自已blog裝好MCP,再叫AI batch mode去執吧。
自從ChatGPT在2022年尾橫空出世後,AI完全顛覆整個網絡生態,從前值錢的技能,忽然間隨便就可以用AI召喚出來。好像冷兵器轉熱兵器年代,武士窮一生苦練的劍術,被一個手持火槍的民兵轟掉。我在ChatGPT出世第二天已經註冊,有幸在第一線AI科技大廠工作,親身經歷AI這幾年間的驚人進化,每天要進上新技術的步伐很吃力,不過就如dot.com泡沬年代的速度,只要能早別人幾個月看穿技術的趨勢,不論是投資股市,把握商機還是工作上的機遇,之後十幾年食粥定食飯,就看能否搭上這班列車。
好歹我曾經是專業寫手,在大報寫影評專欄有稿費收。在AI降臨後,我的影評文章差不多全面停產,我自問也不是寫得特別出色,報章被消失後也沒有多少讀者,而是在讀者的眼中,我用一兩小時手寫的文章,與AI生成的沒有品質上的區別。我嘗試用AI輔助生成文章,結果AI幻覺太嚴重,往往曲解或誤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可以我當編輯和AI對話叫宅修正,時間上比自已手寫還慢。AI生產品質過不了自已那關,但那讀者又亳不關心那不大也不少的品質差異,所以索性不再寫影評了。
書評和股評文章是我自己的學習筆記,以前學新知識再寫下來作記錄,可以加深自已的認知。在AI輔助學習的時代,寫文章不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取而代之是把知識轉化為database和prompts,需要時可以讓AI agent儲存使用。文章只是你擁有的知識的平面記錄,建立你的私人AI第二大腦,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未來讀者不再被動地閱讀作者預先寫好文章,而是和作者的AI分身談天,當然也叫它就某議題寫篇文章發表意見。在AI時代作者身為知識curator的本質不變,但與讀者溝通的渠道使用新科技。從寫博客文章刷流量,到上FB/IG經營專頁,開Youtube做Podcast頻道 ,與作者主持的AI分身聊天室,KOL變現的方法需要與時並進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