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的資料科學:來用Python拉近我們與星空的距離」教育產品開發調查表單

蘇羿豪
·
·
IPFS
·
想用Python來捕獲星星一探其奧秘的島民。此圖是我藉由Midjourney AI創作。
每當島民們仰望星空,總幻想能伸手捕獲星星來一探其奧秘,但即使看了科普書籍及新聞報導,他們仍覺得離星空好遠。某天,一位島民在網上搜尋:「如何捕獲星星?」時,跳出一則訊息:「嗨,這是Astrohackers in Taiwan對黑蛋們的召喚,我們在尋找潛在的獵星黑客,協助我們用Python拉近群眾與星空的距離,請填寫這份調查表單,填完後,它會引領你到神祕的宇宙社團並與背包上肩來去黑客松的公民天文學家聊聊......」。

現今的天文知識發現與資料息息相關,然而目前的天文基礎教育及科普推廣卻很少有機會讓學生及大眾認識這些開放的科學資料,也缺乏如何從資料產出天文新知識的脈絡及過程體驗。這或多或少導致仍然有不少人誤解天文學家是手持小型望遠鏡觀星,不了解研究天文為何需要寫Python等程式來挖掘考古埋在資料裡的天文知識。此外,來自神祕的宇宙社團「Python在天文領域的應用」內部調查,成員們大多覺得目前欠缺適合天文領域的Python中文教材。

因此,我正在開發以「天文的資料科學」為主題的Python程式教學書籍及線上產品,結合我在天文研究和資料科學領域工作的經驗,讓讀者/使用者透過天文資料取得、前處理、分析及視覺化的範例,學習如何用Python解決這些問題,並藉由上述資料科學步驟,體驗天文知識的發現過程。如果你有興趣,請填寫這份調查表單,讓我能根據你的需求及建議,制定適合你的教學內容及呈現方式,也歡迎你將此調查表單分享給其他也想捕獲星星的島民們,感謝囉!

i蟒拿著問卷說:「拜託你填表囉~~~」。此圖是我藉由Midjourney AI創作。
此篇圖文由蘇羿豪創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CC BY-NC-ND 4.0)國際版授權條款」釋出。如果你喜歡這篇創作,歡迎收藏它的Writing NF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蘇羿豪"開放天文 拉近群眾與星空的距離" 中央大學天文博士,現為公民天文學家,致力於透過創作故事、遊戲等有趣體驗來推動開放科學,並運用生成式AI開發天文教育產品,著有《資料視覺化:用Python為星空作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與AI探索天文」如何用Bolt製作一個角色扮演遊戲,讓玩家認識能取得天文觀測資料的Python工具?

「與AI探索天文」如何用Lovable製作一個角色扮演遊戲,讓玩家透過大學社團博覽會認識各個天文研究領域?

「與AI探索天文」如何用Claude的深入研究功能,撰寫一篇基於最新研究發現的火星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