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十天

shengsheng
·
·
IPFS
作为一种记录

失联第一天

今天是失联第一天,我已经有点想你啦

我想象你坐在一个闷热的大屋子里面,和四五十个人一起,散落在屋子各处

听着前面老师敲钵的声音,凝心静气,专注在一呼一吸,脑海中描摹着身体的某处,内心非常平静

====

今天是失联第二天,我独自一个人在三番游荡。离上次来这个城市有十年之久了,金门大桥之前没有好好逛过,今天拍了个够,非常过瘾。

对于“大城市”,我喜欢TA有很多的咖啡馆书店,有可以用的公共交通系统。虽然有点贵,有点慢,但是我确实靠着公交和地铁完成了今天所有的行程,只打了一次车。但是大城市也有其不堪的一面,居住条件未必有小城市好。住在小城市,只要有自己的community,应该不至于无聊,反而更惬意,只是偶尔需要去大城市解解馋。

早上读了New Yorker上讲Curtis Yarvin的一篇。总觉得太浅了。好像人是无缘无故变的吗。一个almost liberalismd 的人,难道仅仅是因为个人的ego就变成了独裁主义者?一个聪明人难道仅仅因为想要得到关注和pat on head就变成了独裁主义者? 一个相信affirmative act的人是怎么变成了far right思想教父?我不觉得这里面的因果关系,更像是有什么cofounding effect。

====

失联第三天

我在回家的轻轨上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带信箱的钥匙,只好打电话给公寓,到现在还没有进家门(八点半了,飞机是五点落地的)。

在飞机上重读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发现张爱玲也是抄红楼啊,然后后来的作者都抄张。倾城之恋,现在看来,范柳原是很算计有点油腻的,其实并不算良配。可是流苏没有别的办法了,一个离婚被家族厌弃的女子,为了自己一口气,只能赌上名声和身体。想想自己的处境,其实是有点像的。可能很多女子在结婚附近的处境都是如此,难怪成其经典了。

下了飞机,立马闻到了土地和青草的味道,非常亲切。我想我是喜欢这个地方的,只是不太喜欢这里的人。

回家要好好洗个澡,睡一觉。

===

失联第四天

睡到十一点多,身上非常疲惫,爬起来吸地,拖地,叠衣服,收拾屋子,买菜,出门,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我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我非常怀念的正常。爸爸妈妈也旅游回来了,我们分享长途旅行的见闻。我发现我只有在家里才不会过一种很“临时”的生活,才可以肆无忌惮的睡觉和吃东西,会买自己知道不一定会看的书,会很平静。

也只有在家里,会很放松的听播客,又补了这两个礼拜错过的B站up主的视频,看了《是女儿是妈妈第二季》,为里面的一对对母女流泪感慨。有一段相互理解和关怀的母女,父女关系是很不容易的。我应该珍惜。

====

失联第五天

早上起来开了一个早会,但是觉得非常困倦,又睡了一个回笼,睁眼已经一点多了。也许是还在倒时差,身体还没有适应过来,这两天一直精神不佳。写东西成为我拯救自己的方式,至少做了一些什么。

昨天听了岩中花树采访小帕的一集,引发一些思考。反观自身,我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发出声音,哪怕还没有想清楚,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成为人人称羡的对象。同时,鲁豫说女性对于世界有一种怯生生的感觉,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你不会傲慢,不会残忍,但是确实会使你失去很多机会,或者为他人争取机会的机会。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吗?

晚上听独树不成林,抗争不公或者背叛需要付出很多的代价,我们需不需要能不能够付出这样的代价,因而可能需要毁掉自己的生活。由此看,个人思想生活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

====

失联第六天

早上醒来,非常不想要起床,赖到十点。然后开始后悔昨天荒废了时间,确实,昨天我从吃完午饭之后开始刷B站,看脱口秀,看到夜里一点。现在已经想不起来看了一些什么,但是身体和精神的困倦,让我一点都不想工作。我花了差不多三天才从红眼航班里恢复出来,下次千万不坐了。

今天终于去学校了,开了一下午会,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看来我不擅长写东西和回邮件,但是擅长开会。

下午下了大雨,看车子挡风玻璃上竟然有很大的树枝,感觉风雨再大一点很挺危险的。不过今天终于过上了出门以前regular的生活。祝我终于有效率起来。

====

失联第七天

并没有效率,又开始了摆烂,今天的目标是把所有邮件回完。

花了两三个小时,终于处理完了邮件和杂事。并没有很难,但是很有畏难情绪,开始写proposal和给学生写review,希望效率一样高。

有时候想想,我最大的梦想好像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所有工作(最好有点挑战性),然后开开心心的玩和休息。如果是这样,我好像确实应该选一个轻松一点,但是有新意,有挑战性,不会无聊的工作。可恶的是,这个世界上有意思不无聊的工作可能一点都不轻松。

====

失联第八天

昨天终于把所有杂事处理完。晚上听了几期关于金庸的播客,勾起了我看小说的兴趣。毛冬说:黄蓉是最完美女主,最接近独立女性的人,乔峰是最完美男主。偏偏这两个人之前都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从女性的角度,金庸的书是男性的成人童话,一场巨大意淫。没有哪个正面的女性形象是最后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业而不是作为男性的爱慕对象而存在的。仙女,妖女,魔女,男性的想象无非如此。哪时候应该有人写一部女性视角的武侠才对。

我最喜欢的男性角色应该是令狐冲,女性角色是赵敏。感觉内心里渴望那种自由洒脱,潇洒,敢爱敢恨的人生。

====

失联第九天

昨天听了好多之前的基本无害,还是挺有意思的。点歌台,心理咨询,线上相亲,国内生活好有趣啊,有点想回国。

今天有一天的会,期待。

终于开完了会,酸爽。

两首这两天听了很多遍的歌《送你一朵小红花》和《俩俩相忘》,因为基本无害,以及又听了几遍我几年前常听的《我喜欢上你时的内心活动》

《送你一朵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奖励你有勇气,主动来和我说话,不共戴天的冰水啊,义无反顾的烈酒啊,多么苦难的日子里,你都已战胜了它,送你一朵小红花,遮住你今天新添的伤疤,奖励你在下雨天,还愿意送我回家,科罗拉多的风雪啊,喜马拉雅的骤雨啊,只要你相信我,闭上眼就能到达,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那牛羊遍野的天涯,奖励你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我呀,洁白如雪的沙滩啊,风平浪静的湖水啊,那些真实的幻影啊,是我给你的牵挂,送你一朵小红花,开在你心底最深的泥沙,奖励你能感受,每个命运的挣扎,是谁挥霍的时光啊,是谁苦苦的奢望啊,这不是一个问题,也不需要你的回答

《俩俩相忘》

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日与月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今早的容颜,老于昨晚,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谁不是 把悲喜在尝,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浪滔滔 人渺渺,青春鸟 飞去了,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风潇潇 人渺渺,快意刀 山中草,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

====

失联第十天

把许鞍华的《第一炉香》又看了一遍,编剧可以说是非常忠实了,很多句子对话都是原文,看过原著来看,还是有几分还原度的。奈何确实演员的演绎有些出戏。清醒的沉沦,清醒的堕落是女主的困境。她放不下优渥的生活,眼见自己又要回到贫困的环境中,无法接受,由奢入俭,因此明明知道姑妈的意图,还是主动的选择了堕落。我想很多时候女人都面临一样的处境。优渥的生活也好,在别人眼中的面子和自己的虚荣也好,甚至感情也好,一旦尝到了味道,要回头是很难的,最后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逼上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哪怕已经闻到了危险的味道。最后只能自己骗自己,是为了爱也好,为了什么更虚无缥缈的东西也好,自己是心甘情愿的。看似是爱情拉锯,实则是普遍人性。

《美食祈祷爱》里面,女主渴望找到享乐和神性的平衡。这可能切中了很多现代人焦虑和不安的要害,我们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可是放不开世俗的尘埃,也就是我们的欲望。美食,金钱,名望,前途,舒适的生活,甚至是“科学”,但是又往往在追逐这些东西时候迷失掉自己,陷入空虚,我们因此祈祷,打坐,内观,灵修,企图得到安宁。找到两者的平衡的方式,作者似乎通过遇见一个爱人,得到了。可是现实生活里面,他们并没有很长久,可见,也许在爱情面前,问题可能只是被掩盖了,被弱化了。诚然,找到一个爱人,会在个人主义的今天,帮我们找到一些非个人享乐相关的意义,但是靠他人得到的平衡不是真的平衡。在我看来,真的平衡还是在于找到一条自我修行的路。这也许是项飚所说的,有些事情有安身立命的意义。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hengshengBack to the future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阿拉斯加=?

ALASKA

如何识别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