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Rirumi 世界角落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4B運動:韓國女性對父權社會的集體反抗》從不婚不育到拒絕浪漫,韓國女性對性別的重新定義

Rirumi 世界角落
·
·

韓國近年興起的「4B運動」,訴求不婚、不育、不約會、不與男性發生性關係,看似激烈,卻是許多女性在父權體制下,出於絕望與倦怠的選擇。

這場運動並不等同於女性主義。它更接近一種激進的個人選擇與集體退場,對社會主流價值提出了沉默卻有力的挑戰——不再為愛情努力,不再為傳宗接代做準備,不再為男性視角下的「理想女性」調整自己的人生軌跡。

南韓作為全球排名前十二大的經濟體,卻在性別平等指數中長期墊底。根據OECD統計,南韓的男女薪資差距居高不下,女性在國會及企業高層的代表性比例也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女性往往被壓縮在「照顧者」「支持者」的傳統角色中,無法在公共與商業領域中自由發展。

政治氛圍也讓女性平權議題更加邊緣化。前任總統尹錫悅所屬的PPP(國民力量黨),屢屢發表敵視女性主義的言論;而DP(共同民主黨)即使獲得女性選民支持,卻也刻意低調處理性別議題,以免被貼上「女性主義」的標籤。韓國政政壇的不作為與保守氛圍,讓女性只能自救。

而韓國強勢輸出的影劇文化——從浪漫愛情劇到綜藝節目,儘管席捲全球,卻普遍維繫著男性視角的幻想模板。在這些作品中,女性角色經常被建構為「完美女友」「需被認同對象」,其存在價值是為了映襯男性角色的情感照顧需求。這樣的浪漫敘事模式,掩蓋了現實中女性所面對的種種結構性不平等,也讓「戀愛」變成了維繫父權的工具。

4B運動之所以出現,是因為越來越多女性不願再參與這場失衡的遊戲。她們選擇拒絕浪漫關係,拒絕婚育責任,也拒絕扮演符合男性幻想的角色。她們不再試圖在不公平的規則中爭取位置,而是選擇不再合作,轉而用沉默與拒絕來發出自己的聲音。

4B運動的出現,並不是一場對愛情的否定,也不是對家庭的逃避,而是一種面對**主流文化與現實壓力之下的集體抗拒。當韓劇、綜藝與社會期待不斷要求女性成為溫柔、體貼、懂分寸的「理想伴侶」,而現實卻提供不了平等的報酬與發展空間,女性所能做的選擇愈來愈少。

於是,拒絕戀愛,拒絕婚育,甚至拒絕與男性互動,不再是情感上的選項,而是一種拒絕配合不公平結構的激進姿態。4B不是對浪漫的冷漠,而是對「被物化與邊緣化」這件事的覺醒與抗議。

她們不再接受以男性幻想為藍本的劇本,也不願再為一個對她們不利的遊戲投注人生。這場運動,正是女性在現實與文化夾擊下,選擇不再妥協的一種行動主張。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