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2025東亞和平行腳:守護戰爭記憶,創造和平價值的民間網絡
作者:陳志剛

時隔近一年,為了參加2025年的「東亞和平行腳」,我再次來到了日本沖繩縣西端的石垣島。在10幾天內,我們走過石垣島和與那國島的許多角落,聆聽島民的聲音,也用身體感受島嶼的自然環境。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特別而珍貴的經驗,因此將參加東亞和平行腳的感想整理成文字,與讀者分享。
▌什麼是「東亞和平行腳」?
和平行腳始於1960年代的日本,據說當時的僧侶從東京徒步至廣島,以撫慰戰爭中的亡魂並祈求世界的和平。本次參加的東亞和平行腳,則是10年前開始進行,行走的地方以沖繩為中心,並包括臺灣與濟州島。在東亞和平行腳中,參加者不依靠交通工具,而是用自己的腳走過島嶼的土地,沿途以擊鼓、誦經,或禱告的方式,替土地與人民祈福。而今年的東亞和平行腳在宮古島、石垣島和與那國島進行,則是與(將在後面提到的)「全島民避難」政策的提出有關。
由於時間安排,我並未參加宮古島的行程,而是在石垣島行進開始後第三天抵達加入。和平行進的一天大概如下:早上5點半起來,由幾位僧人進行誦經,並簡短分享對於和平、生命的想法。接著大家分工合作準備早餐。大約8點左右出發進行行腳,步行距離大概是數公里至10幾公里不等。結束行腳回到住處,吃完晚餐後,大約9點熄燈。我們隔著各自帶來的睡袋或充氣軟墊,睡在水泥或木頭地板,或者是榻榻米上。在石垣島和與那國島,5月底至6月初的晚上依然吹著濕潤的涼風,意外地好入睡。
在石垣島和與那國島,我們徒步走訪聖山於茂登山、各地的御嶽(沖繩傳統的信仰中心)、海濱、戰爭遺跡、慰靈碑,沿路為島嶼與其人民祈福。我們也與當地的居民、市議員、編織家、廚師等人見面,聆聽他們對於島嶼的各種想法。席間,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驗、眼中的島嶼現狀、對於家鄉軍事化的擔憂,以及對於戰爭陰影的憂慮。以下將紀錄幾個行腳途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向讀者分享......
全文閱讀:
台灣人的2025東亞和平行腳:守護戰爭記憶,創造和平價值的民間網絡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