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阿拉伯之春的理想與現實:敘利亞宗派衝突升溫,當反壓迫成爲選擇性人權
事件不僅是以色列忌憚敘國新政權而採軍事介入,也凸顯敘利亞內部宗派衝突升溫。為何敘利亞政府軍與德魯茲人不睦?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回到敘利亞革命前的紛亂局勢,了解各方勢力如何消長、變化至今。

吹牛老爹性犯罪案:#Metoo時代終結了嗎?親密暴力與司法正義的落差
這起案件彷彿成為人們心中一項重要的觀察指標,將為 #MeToo 運動的意義與成功給予註記。

自民黨的參院選大敗:迎向政治多黨化時代的轉捩點?石破茂難以逆轉的政治困局
過去自民黨一強的時代已經結束,當前的結果可能會是日本政壇迎向多黨化、碎片化的政治轉捩點

中國「採集新疆血」爭議:對維吾爾人抽血採樣,基因研究的倫理風暴
《FSR》發表多篇研究新疆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基因的論文,已讓學術界質疑不符合國際學術道德標準,更擔心這些研究會助長中國當局對維吾爾人的大規模監控。

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內外壓力交織之下,施凱爾政府的策略顯得進退失據、領導能力遭到質疑,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甚至被捕捉到在首相備詢時流淚的畫面,英鎊、國債與股票一度齊跌。

直視戰後的身體遺跡:日本藝術家石內都的傷痕拾遺與遺物攝影
相較於新聞攝影傾向直接拍攝事件發生當下的「決定性瞬間」,石內都則是更擅長直視各種「暴亂」與重大衝擊後留下的各種痕跡。

日本「米騷動」漲價風波趨緩?自民黨的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對日本來說,稻米政策如何拿捏自國生產與外國進口的平衡是一大難題,如今再加上來自美國的壓力,就成了石破茂政權的棘手挑戰。

中國幼兒園集體鉛中毒事件:顏料加進食物,毒害兒童的真相疑雲
整起事件曝光後引發中國社群的議論和驚恐,但同時本案也存在許多未解明的疑點。

喬治亞州史密斯案:腦死孕婦成為胚胎容器,模糊法規如何剝奪生育自主權?
除了「胚胎在以機器維生的腦死母體中成長」這樣著實太過驚人、彷彿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場景以外,這起事件也觸發許多倫理爭議,包括胚胎「生命權」和母體醫療權之間如何權衡,以及腦死病患的醫療抉擇究竟應該掌握在誰的手裡,甚至還涉及死亡的意義究竟為何......

捷克「啤酒外交」:從皮爾森到百威商標之爭,捷克的千年釀造文化
捷克希望利用其引以自豪的啤酒文化,在全球餐飲地圖上佔據一塊更重要的位置。

戰火中的汽水政治學:在倫敦喝「零種族滅絕」可樂支持加薩
「如果你喜歡喝可樂,要不要試試這一款『零種族滅絕』的自由滋味?」

台灣人的2025東亞和平行腳:守護戰爭記憶,創造和平價值的民間網絡
藉由重新創造對戰爭與和平的集體記憶,以及進行國家層次以外的倡議,讓在地、草根的和平訴求得以影響國家政策,並拉住過於強調軍事與備戰的浪潮。

你將永不獨行:悼念英超利物浦「永遠的20號球員」若塔
先前利物浦不曾讓任何一個號碼「退休」,但是這次為若塔首開先例,成為永遠的利物浦20號球員。

達賴喇嘛確認延續轉世制度:真假班禪喇嘛殷鑑不遠,中國「活佛轉世管理」爭議
西藏精神領袖、尊者達賴喇嘛是否轉世,以及轉世到何處,一直為600萬藏人、廣大藏傳佛教信徒,以及一直想抹殺達賴喇嘛影響力的中國政府所關切。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中國從挫折到攻擊:中共喉舌「鍾一平」如何建構賴清德的負面意象
這些評論並非單純謾罵,而是中共在對台整體政策長達十餘年失利的情況下產生的心理挫折中,所進行的一種象徵性攻擊與群體動員行動。

「讓人看見香港光復的希望,是我們的工作」:歐洲香港人聯盟群像
認識了許多同樣在海外努力聲援的香港人,這讓他有種自己「再次成為香港人」的感受,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普通人的民主抗爭:專訪「歐洲香港人聯盟」
4個普通的海外香港人,希望透過他們投入香港海外倡議行動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歐洲香港人聯盟,並且持續關心香港議題。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現在有數百萬名烏克蘭公民在戰爭後以難民身份於海外生活,許多人已經擁有他國公民身份,難以回到家鄉,我們希望他們能繼續作烏克蘭人。」

財務創傷的代間傳遞:家庭和社會制度改變「看待錢」的方式,加劇經濟焦慮循環
若孩童長期暴露在經濟壓力中,會影響其大腦對壓力的反應方式,進而影響成年後的風險感知與金錢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