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普丁是獨裁者嗎?俄羅斯「民主選舉」弔詭的威權政治
只要普丁願意,他可以在俄羅斯贏得任何一場選舉。

混沌時代的政治家: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跨黨派的妥協藝術與「村山談話」
以首相身分,在終戰50周年發表「村山談話」,反省日本向外侵略的戰爭責任,成了村山一生最重要的政治遺產。

中俄聯手的新大東亞戰爭:台灣將是整條「拒止鐵幕」的鉸鏈點
從這個角度出發,中俄聯手攻擊台灣,將是中俄發動21世紀「大東亞戰爭」的第一戰

龐畢度中心2030再見:巴黎現代藝術聖地閉館翻修,12萬件館藏展開「世紀搬遷」
龐畢度中心才落成開幕,旋即因特殊的建築風格而掀起巴黎熱議,當時巴黎人戲稱龐畢度中心是「水管聖母院」或「藝術停車庫」,斑斕的色彩和強烈的後現代工業風格在巴黎古典美感的街景中,極為惹眼。

決斷與前進的內閣:高市早苗「人事刷新」的政治佈局
高市內閣成立之後,究竟對於日本未來的政局有何影響,高市內閣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以至於台日關係的發展是否可能更近一步,都相當值得探究。

南下的北極熊:俄羅斯幫助中國進行侵台準備,並且強化與東亞政經互動
莫斯科越來越傾向將『入侵台灣』以及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秩序分裂成對立陣營』視為一種手段,藉此讓俄羅斯成為關鍵原料與軍工產能的供應者,來增強對北京的影響力。

歐洲右翼浪潮再起:捷克政權更替,從民主價值走向「本國利益至上」
其疑歐、強調捷克本國利益的主張,為捷克未來的政策方向和外交關係變動帶來不確定性。

「非洲豬瘟」在歐洲:半世紀難救的豬農末日戰
與非洲僅隔著地中海的歐洲,即是非洲豬瘟「征服世界」的跨洲第一站

一封來自安寧病房的信:在有限的最後時日,和家人共築《完美的一天》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死亡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如何「活到最後一刻」的電影。

把「矽盾」變嚇阻:台灣經濟威懾的起點與邊界
台灣的經濟與科技實力,仍能在邊際上改變他國計算──特別是那些可能配合北京對台政策的國家,南非事件正是一個清楚的示範。

為一個和好的世界成為酵母:評《教宗良十四世:從芝加哥、秘魯到羅馬聖座》
教宗選舉的奧秘,經常帶給我們出乎意料的領袖。

一個人,一年三個月,兩噸的3D列印:烏克蘭的平民製造,如何補位軍工量能
烏克蘭人 Yuriy 自購 3D 列印機,原本只是用來列印一些桌遊、拼圖或是傢俱的小零件,沒想到後來俄羅斯入侵, Yuriy 就轉型成製作無人機零件、彈藥盒與醫療器材的平民 3D 列印農場。

音樂、生活與健康:訪談華裔音樂家陳瑞斌,疫情後更可貴的音樂價值
如何以健康且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學習音樂的歷程和演奏家生涯。

獨家專訪/(下)待過以色列更懂光譜存在——有人施暴,也有人追求和平
以色列任何的國防軍工業,都是殖民和歷史壓迫結構的一部分,這都是在強化結構性的暴力。

2025年韓國氣候正義遊行側記:跨世代、勞工、女性因「氣候」於廣場重逢
參與者不僅來自不同世代,這次更融入多元議題,不只反映韓國示威文化的轉變,更凸顯多元群體在氣候議題上的相遇。

獨家專訪/(上)台灣企業是否涉入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種族滅絕?
台灣長期面臨他國侵略野心,急需發展國防與軍工產業,是否有辦法、或者如何還能顧及人權?

《我的怕水老爸》:在阿茲海默症的失序與崩塌之中,愛如何繼續被實踐?
即便語言失序、記憶模糊,親情依舊透過眼神、動作與陪伴的姿態展現。

海灣「新北約」?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訂戰略共同防禦協定
沙烏地阿拉伯與巴基斯坦簽署的協議,無疑將對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對沙國而言,引入巴基斯坦作為安全合作夥伴,等於為中東地區增添了一位新參與者。此舉不僅加強沙國在區域安全事務的影響力,其在面對伊朗等競爭對手時也獲得更多戰略優勢。

聽不懂就會死:當災難發生時,如何保障民眾避難的「災害語言權」
「災害語言規劃」的概念,包含預防、應對與復原,不只是單向的把資訊翻譯成各種語言而已,更包含了如何讓政府與社群雙向的合作,了解彼此的考量與需求,看見災害應對中的不足與改善空間,讓多族群社會能在日常就培養長期的、強韌的災害應對體系。

燃燒的佛國:尼泊爾抗爭之後,新時代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
民眾的怒火怎麼被點燃的?在抗爭平息之後,佛國的未來又何去何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