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
IPFS
·
內外壓力交織之下,施凱爾政府的策略顯得進退失據、領導能力遭到質疑,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甚至被捕捉到在首相備詢時流淚的畫面,英鎊、國債與股票一度齊跌。

作者:陳柏叡

英國工黨自去年大選壓倒性勝出後,執政已來到一週年,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卻面臨上任至今最大的政治阻礙。除了極右翼的英國改革黨(Reform UK)民調數字居高不下,並在地方層級選舉與數場補選中嶄露頭角之外,施凱爾在黨內也面臨逼宮壓力。內外壓力交織之下,施凱爾政府的策略顯得進退失據、領導能力遭到質疑,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甚至被捕捉到在首相備詢時流淚的畫面,英鎊、國債與股票一度齊跌。

儘管施凱爾曾言明希望能做滿兩屆、共10年的首相任期,但綜觀英國賭注觀測網站oddschecker的相關政治賭注,對於施凱爾在2025年就會辭職的賠率逐漸下跌。投注市場開始傾向認為,下次大選工黨的領導人不會是施凱爾,而熱門的接班人選包括屬於不同派系的副首相雷納(Angela Rayner)和衛生大臣斯特里廷(Wes Streeting)。

▌進退失據的政策、模糊不清的立場

原先施凱爾內閣打算在執政週年之際推出財政支出削減的法案,希望降低增長迅速的社福支出,預計能填補每年50億英鎊的財政赤字,卻引來限制弱勢族群福利的爭議,與工黨原有的政策主張大相逕庭。國會內唯一的肢體障礙者、工黨籍議員蒂德博爾(Marie Tidball)公開呼籲,政府應落實競選政綱中對身心障礙群體的承諾。黨內更有126名議員集結,欲反對這項福利削減法案,讓里夫斯成為黨內眾矢之的。

7月1日週二,為避免法案闖關失敗而導致領導權威削弱,施凱爾在投票前一刻做出讓步,維持個人獨立支付(PIP)⸺也是這次改革爭論核心⸺的標準,讓「跑票」的黨籍議員數量降到50以下,使得法案順利通過。然而這次避開深水區的讓步,將原本能填補50億英鎊財政赤字的計畫,只能填補約3億英鎊,遭批評只是白忙一場。

這次的挫敗不僅彰顯施凱爾政府在政策制定階段的評估與溝通不夠充分,更彰顯工黨黨鞭、乃至於唐寧街10號的領導威信不足。里夫斯仍要在10月底公布冬季預算以前,想辦法填補剩下的財政窟窿。

事實上,這並非施凱爾政府上任以來第一次立場受到黨內質疑,政策常被認為忽左忽右、沒有堅定的意識形態做為施政基調,甚至部分政策也被認為是在迎合民調驟升的改革黨。去年7月新政府甫上任時,里夫斯就宣布要調高冬季燃料補貼的資格標準,影響約1,000萬名退休人士。這項補貼政策還是工黨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擔任財政大臣時所建立的,施凱爾政府為了應付急迫的財政赤字危機,而選擇拿自家人的政績開刀,因此旋即遭到不少工黨籍議員與相關利益團體的反對。

施凱爾麾下工黨所走的非傳統路線,也體現在移民政策上。過去工黨對移民態度開放,鼓勵移民來刺激經濟,也會依人道主義而有較寬鬆的庇護政策。今(2025)年3月,改革黨在地方選舉席次大增、拿下許多原先保守黨盤據的席次。不久後施凱爾發表「重奪對移民制度控制權」白皮書,將工作簽證的薪資與技術門檻提高、增加雇主所要負擔的簽證費用、縮短畢業生簽證的居留期限,希望能降低淨移民人數、鼓勵雇主雇用本地人或培訓本土勞動力......

全文閱讀:

英國又一位短命首相? 削減支出引民怨,施凱爾執政週年的政治危機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追蹤社群 訊息不漏接:轉角FB轉角IG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