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張郁婕(Chang, Yu-Chieh)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評論】2025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高市早苗「打破」玻璃天花板,然後呢?

張郁婕(Chang, Yu-Chieh)
·
·
三度問鼎黨魁大位的高市早苗終於「打破玻璃天花板」,獲選為自民黨創黨70年來首位女性黨魁(總裁),有望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改寫日本憲政史紀錄。然而,高市早苗的當選未必代表女性終於打破玻璃天花板,高市早苗勝選後的一句「拋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也引發話題⋯⋯

原文於 2025/10/5 刊登在「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網站上,原標題:【評論】2025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與高市早苗

日本自民黨新任黨魁高市早苗雖然以「友台」形象在台灣廣為人知,但在 2025 年 4 月之前她從未到過台灣。攝影/張郁婕,2025/4/28 攝於台北。

日本自民黨昨(10/4)舉行黨魁改選,三度問鼎黨魁大位的高市早苗終於「打破玻璃天花板」,獲選為自民黨創黨 70 年來首位女性黨魁(自民黨將黨魁稱為「總裁」)。緊接著在 15 號召開的臨時國會,將舉行首相指名選舉,選出新任首相。現時在野陣營未能取得共識,能將選票集中投給在野陣營共主的情況下,高市早苗幾乎篤定能成為新任首相,改寫日本憲政史紀錄。

高市早苗在第一輪投票中,便以最高得票數(64 張議員票+119 張黨員票=)183 票進入第二輪決賽,第二輪投票也以 185 票(=149 張議員票+36 張)順利雪恥去年在第二輪投票遭逆轉勝的困境。

這次高市早苗收起保守色彩,避免談論靖國神社等容易引發外交風波的話題,主打穩健保守,試圖往中間靠攏,是這次能夠「不那麼嚇跑」黨內溫和派的關鍵。另外麻生太郎也是重要的幕後推手——麻生太郎 下令 黨內僅存派閥麻生派的議員們,在第一輪投票中將票投給小林鷹之和茂木敏充,第二輪投票則投給高市早苗;作為回禮,小林鷹之和茂木敏充也會拜託支持者們在第二輪投票中將票投給高市早苗「還恩情」。這也讓高市早苗在第二輪的議員票得票數(149)近似於第一輪投票高市早苗(64)、小林鷹之(44)和茂木敏充(34)3 人的票數總和(142)。

然而,這次自民黨黨魁選舉,不論是人選、還是各個候選人的票數趨勢,都和去年黨魁選舉大致相同,也讓這次的改選簡直有如去年的敗部復活賽。

黨魁需要拚命到捨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高市早苗在當選演說的最後談到:「我會信守承諾,所有世代都要全力集結,不以全體參與的形式努力就無法重建(自民黨)。因為現在人數很少,所有人都要工作,像馬車的馬一樣工作,我自己也會拋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一詞,一直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下去。」這段發言立刻引發話題。

面對高市早苗說要捨棄「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說法,像拚命三郎努力工作到過勞死,即便是當代日本似乎也顯得有些過時。有一派討論認為,在上位的人可以自己選擇捨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不要將底下的人拖下水。也有人認為,在上位的人如果沒有以身作則,看到主管還在工作,在底下的人真的能夠不甩主管做自己,追求自己的生活平衡嗎?但或許換個角度想,高市早苗認為自己必須「拋棄生活」、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地不斷工作下去,似乎也凸顯出女性如果想在一個以男性為主的職場環境生存下去,似乎真的要有所犧牲,做得比男性更多,才有資格和男性平起平坐的現實困境。

不過聽到新科黨魁說要拋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連接棒上台的石破茂都忍不住說:「這麼明確講說要放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真的沒問題嗎?」雖然石破茂緊接著緩頰說,這表示新任黨魁展現出要捨身、全身全靈為國家和國人開拓新時代的決心,但石破茂似乎也擔心大家會因此過勞。

此外,石破茂也特別在卸任致辭中談到,現在各國都面臨「對立」和「分斷」的問題,必須向世界展現「連帶」和「寬容」,似乎也是在向黨內喊話。因為不論是誰當選,現在自民黨黨魁大位都是燙手山芋,光是自民黨在「黑金問題」之後,至今還沒重拾國民信任,怎麼選怎麼敗;大選過後又上演黨內逼宮戲碼,硬是將石破茂拉下台,場面相當難看,自民黨早就沒有沒有繼續分裂的本錢。所以不論是誰接任黨魁,都必須儘速重修舊好,展現自民黨一致團結向外,避免黨內繼續內鬥才行。

高市早苗的外交初登板

如果高市早苗能順利獲選為首相,就會立刻面臨內外夾攻。外交方面,這個月底的東協領袖峰會相關會議(10/26-28)和 APEC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袖會議(10/31-11/1)是確定行程,中間還可能加入川普第二任期首度訪日的大場面,這都在在考驗高市早苗的外交手腕。

高市早苗過去經驗只有擔任過經濟安保大臣、總務大臣和各種特命擔當大臣(沖繩及北方政策、創新、少子化與男女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科學技術政策、cool Japan 戰略),不曾擔任過外長,也沒有太多和外國元首或他國相應職務的盟國夥伴相處經驗。高市早苗是否能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恐怕不是一句「試了就知道」就能令人放心的問題。

此為筆者與《DW德國之聲》台北辦事處共同採訪、製作的影片。

此外,高市早苗雖然認同「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說法,但高市早苗這次選戰期間回應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提問的 回答中談到:「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當然是日本關心的事情,這對於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都極其重要。我想和中國領導人真誠展開對話。」

近年日中關係尚未完全破冰,再加上高市早苗的鷹派立場對於中國而言,不論是在歷史衝突或是外交軍事方面都是更不友善的日本政客,就算高市早苗有意和中方展開對話,中國也不太可能理會。就算是川普,想和習近平對話都要花上一點工夫。高市早苗對外交的想像似乎顯得有些天真,高市想和中國領導人對話的想法,或許也和多數高市早苗在台灣的支持者們對她的期待與想像有所落差。

「黑金議員」有望起死回生?

另外,高市早苗將會如何安排內閣名單與黨公職人選,也將會是短期之內的關注焦點。新的人事安排必須要能和跨黨派陣營協調,舊安倍派「黑金議員」是否會受到禮遇,能夠入閣或是獲得黨公職機會,也是重點。特別是高市早苗在選後記者會上被問起「黑金議員」問題時,表明自己不會再次處份這些議員,會讓大家適材適所,如果大家對人選有質疑,會由她本人親自說明。

這段發言似乎也再為「黑金議員」打開大門,繼續淡化、忽略重創自民黨形象的黑金問題。過去高市早苗的政治立場和安倍派的親和性較高,也獲得不少舊安倍派的支持。去年自民黨黨魁選舉,高市早苗的 20 人推薦人名單中有高達 12 人是「黑金議員」,人數比例相當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高市早苗的 20 人推薦名單當中,雖然沒有「黑金議員」入列,但「黑金議員」的支持者和高市早苗所謂的傳統保守派岩盤支持者高度重疊,依舊難以擺脫和「黑金議員」親和度較高的形象。就算高市早苗在選戰期間決定收起保守色彩,避談爭議話題,之後的內閣名單與黨公職人選中,被貼上「黑金議員」標籤的議員們是否會入列?也將是重要表態。

自公執政聯盟將吹熄燈號?

但比起外交和黑金議員問題,高市早苗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應是處理跨黨派合作、連立組閣的難題。

自 1998 年小淵惠三擔任自民黨黨魁,選擇和公明黨合作以來,扣除 2009-2012 年政黨輪替的民主黨政權,過去近 30 年來,自民黨幾乎都和公明黨共同執政。不論自民黨的席次是否能夠單獨過半,「自民黨和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合作關係都不曾解散。但隨著高市早苗當選新任黨魁,「自民黨和公明黨」的合作模式,將可能吹熄燈號。

這和時間點(各黨席次多寡)還有人選有關。

對於公明黨而言,高市早苗是自民黨內立場極為保守的政治人物,公明黨支持者對高市早苗並不信任。公明黨如果繼續和自民黨合作,對內難以交代。現任的公明黨黨魁齊藤鐵夫,在高市早苗當選後便表明,如果高市早苗無法消除公明黨內部的擔憂,就沒有辦法聯合組閣。

齊藤鐵夫也當場向高市早苗點出 3 項公明黨現階段最在乎的問題:(1)自民黨的政治黑金問題、(2)高市早苗本人對於參拜靖國神社的歷史認識,以及(3)與外國人的共生共存。但只獲得高市早苗的一句「我知道了」,沒有更多回覆。

事實上,對於現在的自民黨而言,公明黨已經不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夥伴。

自民黨如果可以和「日本維新之會」合作,就能在眾議院過半,在參議院也只差 6 席就能過半。整體來看已經比自民黨只和公明黨籌組聯合內閣的席次好一點。公明黨不願和日本維新之會一起組閣,所以高市早苗如果能和日本維新之會談好條件,那就可能會首度出現「自民黨+日本維新之會」聯合執政的局面。另外像國民民主黨也是 潛在可能 的合作夥伴,但就會需要是「自民+公明+國民民主」3 黨聯合執政的局面。原本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 否定聯合組閣,卻也在高市早苗當選之後 態度有所保留

高市早苗上任後將加速右傾?

此外,高市早苗在選前也曾 表明,不排除在某些政策上和參政黨一起合作,參政黨黨魁神谷宗幣在自民黨黨魁選舉後也表明有意和自民黨合作。如果自民黨配參政黨,再加上「日本維新之會」就真的能在參、眾兩院都過半。而這也是這次選戰的一大隱憂——高市早苗上任之後,是能將自民黨分散到參政黨、日本保守黨的傳統保守派岩盤支持者的選票,再度吸收回到自民黨身上?還是高市早苗上任後,會為了吸回選票,或是透過和參政黨的合作,加速自民黨右傾化?

可以確定的是,高市早苗在這次選戰收回過去主打的參拜靖國神社與經濟安保主張,改跟上今年參議院選舉熱門的「排外」話題,也引發波瀾。

高市早苗在黨魁選舉演說會上聲稱提到,自己曾在社群平台上看到有觀光客踹奈良的鹿,呼籲縮緊外國人政策。

例如:高市早苗聲稱,有外國觀光客在奈良踹鹿、毆打鹿群讓鹿群感到害怕,所以要強化外國人對策。但奈良縣廳已經澄清,網路上流傳的畫面並不能確定是否就是外國人,現在每天兩度巡邏奈良公園,並沒有發現觀光客頻繁暴力攻擊鹿群的狀況,也沒有相關通報,否認近年在奈良公園發生的鹿群攻擊事件和外國觀光客有關。

或是像高市早苗聲稱,外國人變多,就算被捕也會因為警方來不及安排通譯,過了居留時間只好放人、不起訴,暗示外國人變多之後犯罪數量也變多,還可能因為「通譯人手不足」而不用受罰。但這也遭 警方 專家 否認不合實際情況。通譯資源確實有限,但並沒有因為缺少通譯人才,導致不起訴的案例,而是因為證據不足或情節較輕而選擇不起訴。

「奈良踹鹿」的排外風暴

不論是「奈良踹鹿」還是「通譯不足導致外國人犯罪不會被起訴」,高市早苗的排外發言雖然不足以撼動選情,卻已經造成實際影響——日本電視台實際走訪奈良公園,訪問附近店家是否有看過觀光客攻擊鹿群,這些受訪者皆回答沒有看過,節目播出之後這些受訪者卻遭到網友肉搜或是攻擊,甚至迫使日本電視台發出公告呼籲民眾不要再騷擾、誹謗中傷受訪者。

政治人物如果只是憑印象發言,就有可能造成無辜民眾受到波及。如果真心關注奈良鹿群的安危,就不應該將矛頭指向外國籍觀光客,以此作為 強化外國人政策 的理由。因為攻擊鹿群的民眾不一定都是外國籍觀光客,也不代表外國籍觀光客就一定會欺負鹿群。如果擔心通譯人才不足的問題,就應該提出培育更多通譯人才、改善實務現場的作法,而不是以此作為「外國人在日本犯罪不會遭起訴」的理由,將外國人視為潛在的犯罪份子,煽動民眾恐懼。位高權重的政治人物,面對這類型不精確的語言,更須戒之慎之。

高市早苗登上大位後言論自由將受影響?

這次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黨魁,也讓部分人士開始擔心言論自由的空間可能再度遭到打壓。因為 2016 年高市早苗擔任總務大臣時,曾在國會上表明,如果電視台沒有改善,就會基於《電波法》強制斷訊、停播,引發爭議。這段發言的背後,是因為當時自民黨曾發函要求各家電視台確保報導應確保公平、公正、中立,隨後各台便有多名主播或固定來賓不再主持節目,疑似遭到政府(政黨)施壓,有限縮新聞及言論自由的疑慮。

這起事件在 2023 年高市早苗擔任經濟安保大臣時再度浮上檯面,因為總務省公開當時的行政文件,內容包括和高市早苗有關的細節,所以在野陣營要求高市早苗回應。但高市早苗的作法不是還原實際情況,而是只說文件內容不正確,批評整份文件是遭到「捏造」的來轉嫁責任、拒絕回應,就被批評此舉已經 侵害表現自由,和民眾知的權利

女性當上黨魁,就能打破玻璃天花板嗎?

「不要再重複說(高市早苗是)『首位女性』了,就像石破茂不能代表所有男性一樣,高市早苗也完全不能代表我,就算她當上總理,也不會讓一般日本女性的地位或是待遇變得更好。」——國際基督教大學副教授 橋本直子

日文當中有一個詞叫做「名譽男性」,這指的是受到傳統父權社會價值觀薰陶,甚至可能反過來批判同為女性的女性。通常用於批評、諷刺這些女性的情境。「名譽男性」是這些女性在傳統父權社會下的生存戰略,為了能在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存活下來,她們必須為此付出更多努力,所以也是傳統父權社會下的受害者。但比起基於自身經驗來同理其他女性的生命經驗,她們可能更容易因為「我們都撐過來了」而更難理解「為什麼其他女性做不到?」,覺得問題出在其他女性「不夠努力」。

高市早苗反對開放「夫妻別姓」,卻似乎忘記自己也是受到制約的其中一人——2004 年高市早苗和山本拓結婚時,是由高市早苗更改戶籍上的姓氏,變成「山本早苗」,但高市早苗對外依舊使用「高市」這個舊姓活動。2017 年高市早苗和山本拓離婚後,兩人在 2021 年再婚。據報 這次換山本拓更改戶籍上的姓氏,成為「高市拓」。山本拓的兒子也說父親是「入籍」,間接暗示改姓的是男方。明明高市早苗自己也是歷經兩次改姓(第一次結婚和離婚後改回舊姓)的人,卻始終無法理解被迫改姓的痛苦,認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舊姓作為通稱就夠了,背後的潛台詞似乎就是在說:「我們都忍下來了,為什麼你們做不到?」。

今年 5 月,高市早苗也罕見透露山本拓今年初腦梗塞後,現在右半身不遂,高市現在回家後就是山本拓的看護,因為山本拓拒絕使用公費的長照保險。或許這也是高市早苗當選後會講出「拋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背後的原因——因為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所幸高市早苗隔天(10/5)記者會上終於 緩頰,強調自己雖然星期天也在努力工作,但大家要多注意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高市早苗獲選為自民黨新任總裁。我和高市早苗在當上國會議員之前的20多歲,常常一起上『朝まで生テレビ』節目辯論,常被說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高市當上自民黨首位女總裁,打破玻璃天花板,就算是完全相反的我,也會表達祝福。然後,就算我們的意見和想法不同,也要為所有人的幸福而努力,抱持這種想法一起討論吧」——立憲民主黨參議員 辻󠄀元清美

接著閱讀:【版主有話說】高市早苗與她的玻璃天花板/懸崖


本文首發於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按此收藏本站所有的 Writing NF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