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才可以給影評。
在與朋友相聚時,突然聊到自己最近在煩惱的事情。我總是猶豫不決、太擔心未來的事情,對我來說將事情往最壞的地步去想,會讓我有安全感,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機制,畢竟這樣就算失敗了,也還可以有「跟我想的一樣」的這種藉口拿出來當擋箭牌,我自己也知道這是一個很壞的習慣,就像是做任何事都不會盡力一樣,因為總覺得自己終究會失敗。
我與朋友聊到「如果這件事沒有意義,為甚麼還會有人這麼努力去做?」、「如果這個社會真的這麼不公平,那為甚麼還要這麼努力?」,總之就是一直圍繞在努力這件事上轉。本質上,我知道沒有那麼多為甚麼,很多事情就只有做與不做,太去追究其中的意義,反而會忘了原本的初心吧,但心裡卻總是會與自己產生矛盾,害怕自己浪費時間在做對自己沒有幫助的事,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對自己來說是否是正確的?
難得有機會可以聊這種比較深入的話題,就與好友開啟了漫長的辯論會。
漫漫長談後,他十分不理解為甚麼我的生活態度如此消極,為甚麼要去執著於有沒有意義?我告訴他,我認為這是我對自己的保護機制,哪怕在外人眼裡這很消極負面,但這是讓我鼓起勇氣去做的秘訣。而且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自己有這個問題,就是看似有在好好生活,但其實對於未來還是很迷惘,尤其時間不會等人,在你為此困惑焦慮時,時間會帶著問題推著你前進,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感覺現在的步調越來越快了,容錯率好像也越來越低,被時間追著跑,腦袋也無法停止的在思考。
在聽完我敘述自己的經歷與想法後,他告訴我:「你知道很多事情只有在結束之後你才可以知道其中的意義是甚麼嗎?就算結果真的跟你想的一樣失敗了,你也肯定會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經驗跟教訓。就像是看完電影之後才可以給影評,你得做完一件事情之後,再去探究其中的意義。」
老實說,我愣住了。就好像對我來說很複雜的問題,就被他用簡單的幾句話解決了,我竟沒有辦法反駁,我也沒有想過這句這麼簡單的話可以給我這麼大的力量,事到如今我還是會因為這些事在煩惱,我也還是會去想最糟糕的情況,但至少,我不會再去找藉口不努力了。感覺自己是因為太執著於結果論,才導致最壞的結果發生,因為害怕,所以只敢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嘗試就只是一種藉口而已,是為了給自己退路而說出的藉口。
感覺從文章中就可以看的出來我是一個很矛盾的人,老是與自己進行思考辯論,希望你們在閱讀的時候不會感到吃力、困惑,未來的文章也會與自己的心情小記比較相關,謝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