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奈谈(十七)
我用了两期的篇幅来讨论立正心和求真知,最核心的内容是要阐明立正心和求真知的关系,立正心为主,求真知为辅。让我有点郁闷的是,后来我才发现,我辛辛苦苦码了那么多字,其实都是在为古人作注释。其实立正心和求真知早就写在《大学》的八条目中,我都差点忘了。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即是我所指的求真知,诚意正心是我所指的立正心。修身是一个人成为人的前提,然后才有接下来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欲修身,就必须正心诚意,欲正心诚意,就必须致知格物。修身要修到什么境界呢?就是《大学》中的三个核心:“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认为其中的“止于至善”是最难做到的。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玩一种棋类游戏叫飞行器,规则就是几个小伙伴轮流掷骰子来让小飞机在棋盘格上向前移动,看谁能最快把小飞机飞到自己的机库里,有一个规则就是小飞机要最后进入机库,骰子必须正好掷出正确的数字;如果掷得点数太大,小飞机就必须按多出的点数挪出机库相应的格子数,然后继续掷骰子直到掷出正确的数字。我经常开始大幅领先,却始终无法停在最佳位置,输掉游戏。现实生活里“止于至善”比游戏中的更难,因为游戏中的“至善”是已知的,剩下的靠运气。现实生活里“至善”如何知道?这就要靠求真知,也就是致知格物。上一期我们重点讲了求真知的“求”,即用科学方法去获得和验证真知。这一期我们顺着说下去,聊聊什么是“真知”。
有朋友会说了,这有啥聊的?真知,不就是知识吗?没错,真知确实就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知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关于什么的知识呢?简单说,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我们前几期讲过,世界可以分为三部分,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的内心世界,具体一点说,我们说的真知就是关于世界三个部分的知识。从道家思想来讲,运行在整个世界底层最核心的是道,而围绕着这个道之上的有很多纷扰,西方哲学称之为表象杂多,将表象杂多抽象化形成理念即是形而上学,其意图和中国的老子一样,要发现那个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然而通常来说,道是玄之又玄的,无处不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中国古人是非常有想象力的,道是无影无形的,但道的运行会在现实留下痕迹,如同玉石上的纹理是自然刻画的痕迹。从“理”的造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想象力,《说文》中说“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理,原本动词是加工玉石,即顺玉石的纹路剖开玉石,后来引申为剖析,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理解”“整理”等词。理的名词也从纹路纹理引申到了事物的规律,有了我们现在的“道理”,“理论”等词。我们再说另一个字,“法”。法字是简化字,古字是灋,《说文》中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灋,三点水旁加廌(音同智),廌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辨别曲直。辨别曲直即是知道讲理,公平如水,所以法经常与道和理连用,如“道法”“理法”。从真知的角度来说,道、理、法三者是有层级之分的,我们用个初中的物理知识来做个比喻。大家都学过磁场,磁场是有磁石产生,无影无形,它就好像道(它就是道,但我们这里是做个比喻的引申);我们在磁石周围撒上铁屑,铁屑连在一起并在两极间形成了一条条曲线,这样我们就看见了磁场中的磁力线(磁场的纹理),它就好像理;知道了磁场和磁力线的理论,我们让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发电,它就好像法。道、理、法是一个链条层级,从自然无影无形的道,根据其运行留下痕迹剖析得到的理,再根据理形成在世间通行的法,我们所谓的知识包含了这三方面的知识。也正因为这个链条层级,我们关于法和理的知识,必须要追溯到道的层面上去求证,符合道的理和法才真理真法。由此可见,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言金句都以它为原理的,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停留在文字上的道不是常道,真理必须被验证符合道才能叫真理,只有实践才能验证。再比如尼采所说的“重估一切价值”,所谓价值就是世间法的一部分,这些法是否合乎道合乎理都要不断的被重新审视,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在演进的。再比如“第一性原理”,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马斯克推崇备至的理论,指“在知识或存在的体系中,不可再被推导、更为根本的出发点。”,即任何一点知识都必须追溯其法、理、道的源头。
但我们也必须知道,并不是每一个知识/信息/现象/问题都能被科学验证解答并追溯至道的源头,它受到很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比如人的认知水平,哥白尼时代的人理解不了日心说,牛顿时代的人能理解不了相对论,人的认知水平会随科技教育发展逐步提高,也许我们现在理解不了的事情,再过100年可能就是常识了;再比如实验条件限制,它决定了人类是否有能力验证待验证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过去无法验证的知识现在可以验证,现在无法验证的知识未来可能验证;再比如科学方法本身的局限,我们上期说过,科学方法只能证伪,在一个反例被发现之前,我们无法断言一个理论的正确性。这以上的限制都告诉我们,人必须把头脑开放,你当下认为正确的未必一定正确,当下没有证据证伪的你认为荒谬的也未必错误。好的方面是,我们可以确定被证伪了理论是错误的。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叫肩吾,和叫连叔的人,谈论另一个叫接舆的人。肩吾说接舆这人“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有这番评价是因为接舆说藐姑射之山住有神仙,然后描述了一番这个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赞同肩吾,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人!但连叔怎么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意思说瞎的人啥都看不见连字都读不了,更别说判断文章好坏了;聋的人啥都听不见,更别说评鉴钟鼓之声了。先不说他接舆说的对与错,你自己都没有把眼睁开把耳朵打开,连藐姑射山都没去过就盲目下结论,不管选择信还是不信都是聋的瞎的。所以,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一定不能只是信和不信的二元状态,而应该如量子一样有个第三态——存疑,也就是信与不信的叠加态。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位著名的美国抢劫犯叫McArthur Wheeler(麦克阿瑟·惠勒),1995 年,他在匹兹堡抢了两家银行,但没戴面具。警方当天就用监控录像轻松抓到了他。被逮时他非常震惊,说:“可我在脸上抹了柠檬汁啊!”他以为柠檬汁能当作“隐形墨水”,所以也能让他的脸在摄像头下隐形。这个案件启发了两位心理学家David Dunning 和 Justin Kruger发现,提出了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能力越低的人越轻信越自信越容易高估自己,在无知与自信达到极致时就形成了“愚蠢之峰”,中国的俗语也有“半瓶子晃荡”的说法,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都没翻越那座“愚蠢之峰”。
连着好几期讨论世界模型,我差点忘记这个系列的初衷了,也该记录一点世界这段时间发生的大事。这两星期的最大事件莫过于中美贸易战的起起落落。在中国提出使用稀土管制政策后,川普“炸毛”了,发了篇小作文,痛斥中方,还威胁要加征100%关税,瞬间导致美股和加密币市场大跌。其实对于川普的TACO交易我早已就毫无感觉了,我是不信川普会在中期选举前主动捅破股市。这一次让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加密币市场会大跌,但当我看到一则未经验证的消息时,我有点明白了。通常,加密币市场会被看成与黄金相似的避险品种,尤其是比特币(虽然以我的第一性原理分析,比特币没有与黄金称为避险品种的属性,这点我们以后再聊)。这则消息说一个“巨鲸”账号在川普小作文发布前几分钟,做空了价值9位数的BTC,在这次下跌中狂赚了两亿美金,“谣言”纷纷猜测是川普的家族成员参与了这次做空,导致了160万个账户爆仓。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我就可以理解了,美股短期的小幅震荡是可能的,但熊市短期是看不到的,至少在中期选举前看不到。但是加密币市场可以成为川普TACO交易为家族谋福利的主要战场,因为加密币市场是全球市场,收割的是全球的韭菜,不会影响美国经济。另一则未经验证的消息是听说美国的大豆农户现在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中美的贸易战使中国转而从南美国家进口大豆。很多豆农已经在出售他们的土地,而收购豆农土地的公司的一位大股东正是美国现任副总统JD Vance。这个闭环堪称完美,Vance参与中美贸易战决策,导致豆农严重亏损无奈出售土地,然后Vance再低价收购豆农土地。这两则未经证实的消息如果是真的,那么美国正副总统为全世界生动地演示了权力的使用方式,nice~~
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我们下期聊聊第一性原理。
今天就先聊到这,下期再继续。
其他更多文章请访问我的博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