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职位说”:一套用来堵嘴的谎话
一、引子:一句“金口玉言”
《论语·泰伯》记载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成了千百年来无数儒生口中“君子守分”的至理名言。可真相呢?——这是一句极为虚伪的谎话。
二、孔子言行自打脸
孔子一生最擅长的事,就是“谋其政”。他在鲁国只是个小官,却天天教季桓子、季康子该怎么削三都、该怎么对待田赋。甚至连别人家的丧礼继承也要插一脚,说“否,立孙”。
如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真是孔子的信条,那孔子恐怕一生要闭嘴九成时间——可他显然没打算闭过嘴。
三、这句话的真实用途:堵嘴
表面上,这句话看似君子守分,实则是精妙的“封嘴术”。它告诉所有下层官员、士子、民众:——“你不是那个位置的人,就别对那个位置的事说三道四。”
这是统治术的核心:上层用这句话让下层“别问、别想、别插手”,确保权力结构不会被怀疑或挑战。
四、儒家是越权冠军
讽刺的是,儒家最爱干的就是“谋别人之政”。他们不仅教国君如何治国,还要教庶民如何办丧、如何嫁娶,连别人家的继承顺序都要插手,用“礼”的名义给出“合法判决”。
一句话概括:他们既是“越权冠军”,又是“封嘴高手”。
五、结论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表面是“自守其分”的哲学,实则是“只许我谋你的政,不许你谋我的政”的双标宣言。
这就是儒家语言的套路:挂着道德的牌子,干的却是权力的事。
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