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Sahara AI 联创:时代在逼问 AI 的未来,而 Web3 给出了答案

深潮TechFlow
·
·
IPFS
“Sahara AI 让用户第一次觉得 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能给自己带来真实收益的工具。”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相比较牢牢占据市场注意力的稳定币、币股、加密财库等话题,Web3 AI 显得有些「夹缝中生存」。

但就在这夹缝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优质项目坚持建设,走出 AI Meme 炒作,探索 Web3 AI 的真实场景落地,并且取得了不错成绩,致力于让每个人都参与 AI、并通过贡献 AI 获益的 Sahara AI 便是其中之一。

3 月,Sahara AI 数据服务测试网启动第三季,测试报名用户突破 350 万;

6 月,Sahara AI 在 Buildpad 开展 $SAHARA 社区认购活动,吸引全球 118 个国家超 3 万名 KYC 认证用户参与,超募 777%;

随后,$SAHARA 上线 Binance、Coinbase、Upbit、Bithumb 等全球多家头部交易所,并多次登上韩国最大加密交易所 Upbit 前三,交易量仅次于 BTC、XRP。

是什么让 Sahara AI 在资本、用户双重维度获得广泛认可?

带着疑问,我们与 Sahara 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Tyler Zhou 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谈及当下 Web3 AI 的发展处境,Tyler 表达了对于 Web3 AI 的坚定看好:

市面上确实有太多项目只是把现有的 AI 工具简单包装一下就发币,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价值。但我坚定认为 AI 的下一个大方向一定会在 Web3。Web3 AI 是能改变整个行业运作方式的底层技术。

而在分析 Sahara AI 亮眼成绩背后的驱动力,Tyler 则表示:

Sahara AI 让用户第一次觉得 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能给自己带来真实收益的工具。我认为我们是唯一一个跑通了可持续商业模式的 AI 项目。未来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推动 AI 真正走入人们日常生活。

本期内容,让我们跟随身处 AI 创业第一线的 Tyler Zhou 视角,一起走进新时代 AI 背景下,Sahara AI 打造用户需要、市场认可、反馈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感与思。

AI 最核心的机会:作为真实收益工具,惠及每个参与者

深潮 TechFlow:感谢您的时间,Sahara AI 在今年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可否首先请您你简单介绍一下Sahara AI?

Tyler:

当大家问我 Sahara AI 是什么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回答就是:Sahara AI 就是新时代 AI。

这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概念。我们做 Sahara AI 的初衷很简单:让每个对 AI 感兴趣的人,都能真正参与进去。不管你是第一次听说 AI 的普通用户,还是已经在写代码的开发者,甚至是 AI 企业,都能在 Sahara AI 生态找到自己的位置。

目前,我们平台已拥有超过 320 万个账户,每日活跃用户超过数万人。这些用户在干什么呢?

有人在做数据标注赚钱,有人在部署自己训练的 AI 模型,还有企业在这里找到了定制化的 AI 解决方案。很多用户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第一次觉得 AI 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能给自己带来真实收益的工具。

这种真实的用户需求,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同时获得这么多头部交易所的支持。市场很聪明,因为它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在创造价值的生态。

深潮 TechFlow: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创建 Sahara AI 之前的一些经历,有哪些经验启示驱动您创造 Sahara AI 这个项目?您是为了追风口,还是基于某种更深层的信念?

Tyler:

在做投资人的那几年,我专门研究过 AI,看遍包括 Web3 和 Web2 的数百个 AI 项目及产品。

2023 年初 ChatGPT 火了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整个 AI 数据标注行业突然供不应求。在那之前,传统的数据标注成本一直很高,特别是那些要处理复杂数据集的项目,光是数据准备这一块就让很多中小团队头疼,而且质量也不好控制,经常会出现标注不一致的情况。

在收益上,过去传统的模式是平台方跟客户收取高额费用,但数据标注工人回报极低,中间的价值分配很不平衡,这种方式本身就有问题。

在我看来,最核心的机会并不在「做一个新的工具应用」,而是重新设计 AI 的价值分配机制。如果能用 Web3 的方式重新构建这个流程,让全球的人都能参与,让贡献者获得公平回报,让整个过程透明可追溯,那就能同时解决供给不足和价值分配不合理这两个根本问题。

当时我和 Sahara AI 的另一位联创 Sean 教授聊过这个想法,发现我们的思路很一致。他从学术角度看到了 AI 发展的瓶颈,我从投资角度看到了商业模式的问题,两个视角结合起来,就形成了 Sahara AI 现在的基本框架。

可以明确地说,创立 Sahara AI 绝对基于信念,跟追风口没有关系。Sahara AI 从一开始就带着一个使命:让 AI 的发展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让每个参与者受惠。

AI 的下一个大方向一定会在 Web3

深潮 TechFlow:部分观点认为 Web3 AI 根本没用,项目也不太行;但也人觉得,AI 的下一个大方向一定会从 Web3 里长出来。您怎么看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Tyler:

基于刚才说的这些思考,我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能理解。

坦率地说,我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 Web3 AI 没用,市面上确实有太多项目只是把现有的 AI 工具简单包装一下就发币,这种做法当然不会有什么价值。

但我坚定认为 AI 的下一个大方向一定会在 Web3,因为我认为 AI 当下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价值分配不合理,而 Web3 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每个贡献者都能拿到其应得的奖励。另外 AI 本身就需要全球协作,数据来自世界各地,算力分布在不同地方,开发者也是全球化的。传统的中心化模式很难真正做到这种开放协作,但 Web3 天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

基于这些, Sahara AI 做的事情其实很直接:我们搭建了完整的基础设施来承载这种新的协作模式,让数十万日活跃用户能在我们平台上真正协作创造价值,还构建了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循环,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获得合理回报。

这个未来还没完全到来,正好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去创造它。

深潮 TechFlow:近两年 AI 项目涌现,但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太给力,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Tyler:

每个市场周期,大家 Fomo 的点都不一样。

以 Pyth Network 为例,大家都知道预言机是大方向,包括投资人也都很看好,但前几年代币价格表现一般,市场还没有成熟。而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部宣布与 Pyth Network 合作,将季度 GDP 等关键经济指标上链,Pyth Network 迎来了全球关注度的提升,价格也翻了一倍。

这就像 2010 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电动车是未来,特斯拉的理念也很先进,但那几年买特斯拉股票的人都很难熬。不是因为电动车是有价值的,是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充电桩还没铺开,整个生态还需要时间。

Web3 AI 跟预言机有相似之处,它们都不仅仅是一个赛道,而是能改变整个行业运作方式的底层技术,这就像当年智能手机不只是多了个触屏,而是重构了整个数字生活一样。这种能推动行业根本性进化的东西,一定会有它爆发的一天。

现在的挑战在于,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真正能跑通商业模式的项目太少。目前大部分 AI 项目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市场当然不会买账。

但这正是机会。我们现在就是在爆发真正到来之前,把基础条件准备好,等到市场真正开始关注 AI 的时候,Sahara AI 已经积累了用户、实现了数据突破以及构建了完整生态,那个时候价值自然就会体现出来。

跑通可持续商业模式,让 AI 真正走入日常生活

深潮 TechFlow:作为唯一一个两大韩国交易所都 Listing 的 AI 项目,如何看待 Sahara AI 在韩国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在您所分享的「新时代 AI」概念中,您认为 Sahara AI 在其中处于哪一个位置?

Tyler:

最直观的反馈来自用户,而韩国市场的反馈是最有说服力的:在 Upbit,$SAHARA 多次冲到交易量前三,交易活跃度也一直很高。韩国用户是指标性的,他们用真金白银在投票,向更广泛的市场传递:Sahara AI 就是他们选择的 AI 代表。

现在,我们拥有几百万用户在平台上活跃,很多用户通过数据标注获得 $SAHARA 奖励,然后用这些 Token 在生态内做更多事情,未来 Token 将更广泛深入的应用于 AI Agent 调用、AI 资产访问和授权等,实现内循环的经济模型,让参与者真正感受到 Token 的实际作用,加上团队的背景和执行力,为社区带来更多信心。

从商业角度看, 我认为我们是唯一一个跑通了可持续商业模式的 AI 项目。Sahara AI 不仅在 B 端拥有 40 多家企业客户在付费使用我们的服务,C 端用户在我们平台上能真正赚到钱,我们不做靠补贴维持的虚假繁荣,只做健康的价值循环。

现在说龙头可能还早,AI 这个赛道才刚开始,未来肯定会有很多优秀的项目出来。但我相信,5 到 10 年后,真正留下来的 AI 项目不会很多,但一定会有几个变得非常庞大。那些靠概念炒作的项目会逐渐消失,真正解决了基础设施问题、构建了可持续模式的项目会越来越强。

Sahara AI 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把基础打牢,让更多人能通过我们参与到新时代 AI 中来。至于最后能不能成为真正的龙头,时间会给出答案。

深潮 TechFlow:那 Sahara AI 接下来会怎么走?可否请您分享一下 Sahara AI 未来的布局和正在准备做的事?

Tyler:

Sahara AI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从 AI 如何真正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展开。

你看 ChatGPT 现在每周有 8 亿用户,普通人开始说「我 ChatGPT 一下」,就像以前说「我Google一下」一样。

随着这些 AI 模型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思考方式,企业也开始真的要用 AI 来做生意、解决实际问题,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就变得越来越稀缺。大家都想训练自己的模型,让 AI 更懂自己的业务,但高质量的、贴合具体场景的数据很难找,而且大部分都被几个大平台控制着。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Sahara AI 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因此接下来会重点在两个方向发力:

一是把 DSP 模式推广到整个 AI 价值链,比如金融数据、DeFi 交易、影像、内容创作等;

二是把这些数据真正变成可交易的资产。

我们 7 月底正式上线了 DSP,除了原来的 Myshell、Camp Network 这些早期合作伙伴,我们又多了了十几个项目合作伙伴陆续接入 DSP。从测试网开始,平台已经累计有超过 20 万名贡献者,完成了 800 万个数据标注任务,准确率超过 92%。通过我们的双重奖励机制,平台上的总奖励池已经超过数十万美元,包括来自 Myshell、Camp Network 等这些合作伙伴的奖励。

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企业客户对这种透明的数据服务需求比预期大得多。现在排队等着接入 DSP 的项目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发现通过我们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而且整个过程可追溯、可验证。

现在整个 AI 行业还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但我能感觉到一个转折点正在临近。当 AI 真正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时候,数据的价值会几何级增长。

我们现在做的这些布局,就是为了那个时刻做准备。

深潮 TechFlow: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基于当下较为艰难的创业环境,有哪些问题是您最头疼的?

Tyler:

我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怎么让参与者在 Sahara AI 里赚到钱。

可能很多人觉得创业最难的是融资、市场或者营销,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每天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家到底是不是因为 Sahara AI ,感受到 AI 体验更顺畅了,机会更公平了,甚至觉得自己贡献的价值终于有回报了?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注册了很多小号,在社群、X 上看大家在聊什么:看到有人觉得产品好用,通过标注赚了钱,我会很开心;而看到有人抱怨某个功能不好用,我会立刻记下来让团队改进。很多时候,我甚至会在各种交易群里与大家交流讨论,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对我来说,反馈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希望用户第一次感觉到:AI 不再只是专家的特权,而是自己也能参与、能受益的东西,数据贡献者也能意识到,标注工作是有价值的资产,不再被当成廉价劳力。

我心里很清楚,无论是我们的社区成员,还是持币者,他们跟着我们,是希望能有实际的参与和收益,而不仅仅是听一些宏大的愿景。如果一个普通用户在我们平台上忙活了半天,最后什么都没得到,那我们所有的技术和理念都没有意义。

这可能听起来不够高大上,但我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用户真的受益了,Sahara AI 才能真正意义上走得长远。

深潮 TechFlow:在 Web2 与 Web3 加速融合的大趋势下,基于 Sahara AI 在 Web2 AI 与 Web3 AI 的丰富积累,您认为 AI 未来有哪些机会?之后的挑战又是什么?

Tyler:

坦率地说,Web2 和 Web3 的融合在 AI 领域是确实在发生,但这个过程比预期的要慢一些。

看到的最大机会是 AI 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并通过 Web3 让它的价值被确权和分配。

比如平时做投资,可能要花很多时间看行情、分析数据,但未来 AI 助手会一直帮你盯着市场,发现机会就提醒你,甚至直接给你建议。做自媒体或者写东西,AI 不只是写文章,还能帮你推广、和粉丝互动,甚至处理商务合作。

更重要的是,Web3 让 AI 是可以属于个人的资产,不只是工具。就像买房子可以出租赚钱一样,你训练的 AI、贡献的数据,别人用的时候你也能分到钱。比如你利用 AI 分析某个行业,其他人调用这个模型时,你就能获得持续收益。

我们正在和知名项目合作,做一些真正让 AI 走进日常生活的解决方案,比如让用户在用钱包的时候能得到 AI 智能建议、为创作者提供从内容生成到收益管理的全套 AI 解决方案等。

当然挑战也很明显:技术层面,现在的区块链性能还达不到 AI 的高频调用需求;用户体验层面,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有门槛;商业模式层面,怎么让这种新的价值分配方式真正可持续也需要时间验证。

这些挑战对 Sahara AI 来说其实都是机会。我们现在就是在提前解决这些问题,让基础设施可以承载,让普通用户不需要理解技术就能用,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我觉得再过几年,专业知识、甚至日常行为模式,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 AI 组件,而 Sahara AI 很可能就是这个新经济的基础设施。

即使你不主动拥抱 AI,AI 也会重塑你的生活

深潮 TechFlow:面对机遇与挑战,你有哪些普通人参与 AI 的建议?

Tyler:

关于普通人怎么参与 AI,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选择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就像当年从 Yahoo 到 Google 的转换,一开始大家觉得搜索引擎都差不多,但慢慢地你会发现 Google 确实更好用,然后身边的人都在用,你也就自然切换过去了。

AI 也是一样,未来几年它会慢慢渗透到各个场景里,做投资、工作、创作的时候都会用到,这是很自然的过程。

对于想早点接触的朋友,Sahara AI 现在就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口。

我的建议很简单:如果对 AI 感兴趣,不妨现在就试试。成本不高,学习曲线也不陡,但能让你提前熟悉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就像早期开始用 Google 的人一样,虽然看起来只是换了个搜索引擎,但的却获得了更好的体验。

我始终坚信:即使个人没有主动去拥抱 AI,AI 也会主动融入并重塑我们的生活。未来无论是工作、学习、投资还是社交,AI 正在逐步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ahara AI 希望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提前接触和感受 AI 的入口,让用户以最低的成本、最自然的方式进入这个新阶段。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时事・趋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