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語〉
我又被批評了。
他開口,如一把擦亮的剪刀——
「又來了。」
……這句話,不該是我才說得出口嗎?
說給那些早已斷章取義的人聽。
你那句話,
像是為情感蓋上錯誤的戳印,
彷彿哭泣是行為不檢,
必須罰寫一百遍「我應該沉默」。
你說:「太悲傷了。」
語氣像冰塊撞上玻璃,
碎了誰的影子?
你問:「還要悲傷多久?」
那我問你——
故事什麼時候,曾答應我們有一個句點?
翻過的書頁,總愛悄悄折返;
我不是作者,我只是紙上
被寫過又塗抹的那一行。
我沒說我喜歡悲傷。
我只是發現,
在眾聲喧嘩中,
它像一間無人打擾的密室。
我不愛它,
但它願意坐在我對面,
聽我說完,
哪怕語無倫次。
你們呢?
你們只是掀開門縫,
丟下一句判詞——
然後走了。
我受夠了。
我的文字不會因為沒有糖衣,
就該被扔進碎紙機;
我不是為了掌聲而寫,
也不是為了你們審稿的紅筆。
我不會活成你們期望的模樣。
你們說我偏執、脆弱、太多情緒?
那就這樣吧。
椅子空著,你們不必坐下來聽。
悲傷不必我辯護,
它從不說話,
但它比你們,更懂我。
它像一根斷了的琴弦,
雖不再奏樂,
卻始終牽動著我內裡的聲音。
而你們的斷語,
不過是將門關上的聲響——
無關我的存在,
更無關我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