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荒谬事
一
初八改简历,初九投出了第一份,现在一个多月过去,粗略统计已投128份,收到27封邮件拒信,0个面试机会。
通过猎聘投递12份;51job,也就是前程无忧上,点击了55次投递;其余基本上是通过官网/LinkedIn/邮件等形式。
二
使用51job的前几天,我会因为系统提示“招聘官对你的简历可能感兴趣”而开心几秒,直到几天过去,流程一直停留在这里,和招聘官的对话页面都没有任何对方想要对话的痕迹。
我不解,但我现在明白了。我甚至理解了产品经理当初设置这个提示功能的回路:招聘官如果不想对你有进一步了解的话,怎么会在被简历邮件淹没的邮箱里恰好点开你这一封呢?点击下载附件简历,当然意味着ta“可能感兴趣”。
三
听了很多关于外企的神仙描述,我也想要去体验一番资本主义的“腐朽”,就算这两年时常看到外企裁员的新闻上头条。
这一轮找工,可以说80%的力气都在找外企的hc。设置了期望职位和公司性质的筛选,因此基本刷不到和专业相关的记者岗。
目前的反馈大概是这样:
App投递—招聘官不读不回;已读不回;被对方标记“不合适”;还遇过一次hr主动发起邀约:董女士你好,我们是一家X行业的公司,规模500-1000人,看了你的简历,请问有兴趣投递吗?
回复,再投递。一个周末过去,我在周二早上礼貌询问了进度。终于在周三,页面出现一排小字“你的简历被招聘官标记为不合适”。
官网投递—几天或十几天后,收到正文必含"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message"的邮件,内容非常一致:we have decided to pursue candidates who appear to match our requirements more closely at this time.
也有一个例外,2月24日申请某职位,3月7日收到更新,标题是"X Position Cancelled",公司表示“基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我们决定取消这一职位,暂时不进行招聘。”
外企的门哪怕连一丝缝隙都推不开。
四
前两周把Boss直聘下载回来。更新完最新的在线简历,某家中文媒体的hrbp主动向我发起沟通“你好,我在找3-5年的X作者。薪资10-15K,工作地点深圳,感兴趣聊聊吗?”
我回复,您好,谢谢,但我目前主要在看外企的岗位。她回了我一个哭脸。
哎其实,我也特别想发一个哭脸回去。但我忍住了。
五
如果你问,另外20%的力气呢?
答案是搜索NGO和IO里的全职岗位,然后写Cover Letter。
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虽“小”但让我脾气爆炸的事。2月28日白天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家总部在欧洲某国的foundation的北京代表处在招募某岗位的帖子,closing date为3月4日,去官网查看了jd后我觉得自己可以算是比较符合要求的候选人,于是心想当天一定要提交申请,越快越好。
改简历,写Cover Letter,大概晚上七点多重新刷新了申请页面。网页无法加载,难道是网络问题吗?再试,不行。好,我去Google搜索框重新打下机构名称,点击官网,选择careers,我想要申请的岗位消失了。一脸疑问,但我还是平静下来拉到页面的底部,打下我的困惑并留下个人邮箱。
23点27分,回复在我已经关灯,躺在床上发呆时来了: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the X role in China. We closed the application early due to having a mass of applications, and some very strong candidates. If you are still interested, you can send the application to this email before the end of today for review. Kind regards."我非常感谢及时给我回信的招聘人员,我也理解ta们提前关闭申请通道的原因。我真的非常理解。
但我就是气不过,为什么我永远都是倒霉的那个,在看到信息后立刻准备材料,几个小时后,提交的那个入口已经被撤下。我很想质问在posting的时候ta们是不是有考虑一种不要把Application Deadline写得很详细的可能性?
第二天,周六早上,在我回复邮件时对方所在的时区也不是周五了。我阴阳怪气了一番,写道Congratulations on already finding strong candidates for the X role,当然邮件末尾还是不争气地附上了我费时间准备的申请材料。
官网明确说明截止投递时间为3月4日,说实话,哪怕ta们内部决定2月28日以后的申请人不会纳入考虑范围,但不选择关闭投递入口,也不会点开我的简历和求职信,我也不会难过。
六
简单说,我不自量力。在国内都找不到工作,竟然还花了不能够忽略的时间长度去申请欧洲国家的岗位。
七
不知道接下去该投哪些,投递速度明显放慢很多。这算是一个我打算孤注一掷的岗位了。
和我过去的工作经验贴合,也是我想要去尝试的职位。在看到申请需要提交中英文简历,Cover Letter, Writing Sample, References Contact时,我也没有去想“好复杂啊,放弃算了”的选项。
下面有一行小字,不完整的申请将不予考虑。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提交了完整的材料,成百?还是上千?
八
[仅个人案例,个人看法]
想彻底转行?——门都没有,就算你有可transferable的技能。
去做广告/市场营销可以吗?——没有垂类经验,不可以。招聘官对你的自我介绍已读不回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吧。
不是说记者的前途是公关吗?——自己不喜欢,没有考虑这个选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