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S14.2-那種無形的「膜」
我好想寫沒有哈哈哈哈。或者說什麼是最「靠近」?我的感覺好像都是我的錯覺。也就是對我來是是更靠近沒錯,但對對方來是是一件不一樣的事。有認知上的不同,才會變成說,好像我懂你,你懂我,但好像內心深度並不如那樣的親近。
之所以想到這個是因為,好像有時會遇到感覺很投機的人,但聊著聊著感覺是越來越靠近了沒錯,但又也一種原來他是這樣想的啊,的一種疏離感,好像我幻滅了,也好像是我好像就會靠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會不能再前進,停住。好像出現更多自我懷疑的聲音,投入某種自我的爭論之中,我覺得內耗完之後就覺得沒什麼力氣了。好像我離你很遠,但明明剛剛在聊的很好。
這感覺我也不確定是什麼,原本以為是一種存在式的孤獨,但後來發現好像不只有存在式孤獨,還有其他什麼的我也不太清楚的東西,孤獨這東西是一種可以言說,但太深入久了,好像你就會在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疏離感,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是神經多樣性,我有ASD、ADHD的特質,所以這種「游離於人與人之外」的感覺,經常發生,特別是感覺都聊的很好的時候更強烈,很怪,反而一個人的時候,除了羨慕別人有伴、有朋友之外,好像沒有更多的孤獨感,而是源自比較感。
後來我發現一部份來自創傷,一部份來自特質,創傷讓我的保護機制作用的更快,只要疏離了就不會那麼痛苦了;特質則是讓這感覺更容易出現,所以好像再好的朋友,都好像是有那個說不出的一種「微妙」,不是關係的不好,而是一種我們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
我也不太會說,特別是在兩性上努力了這幾年,在你跟一個人越來越近,被傷害的風險就越大,不管是拒絕還是「消失」,如果是拒絕還好說,消失真的是一種讓人自我懷疑到極點的東西,你沒有問題,但他就消失了,你們在感覺越來越親密的時候,不見了。這感覺就如同上一篇說的,這種感覺很像我找不到原因,但他就是消失了,你也沒辦法怎麼樣。
因為人生就是有太多別離了,你只能選擇怎麼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