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版道德經1
<緣起>
我之前測試<C.AI>的中文理解程度時,有讓它翻譯過道德經。結果發現<C.AI>學的是英文版道德經,比較偏向抽象的「哲學詮釋」,我覺得沒有符合老子「大道至簡」的本意。
所以我嘗試以「靈性角度」詮釋道德經,採用逐句翻譯的方式,希望能探求老子道德經的本意。
<道德經第一章>
<逐句翻譯>
道可道,非常道:
大道是可以說出道理的,但又不是平常的道理。
名可名,非常名:
大道名稱是可以定義的,但又不是平常的名稱。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天地出現之前,宇宙是一片「虛無」。但在虛無中卻誕生「有」,也就是「意識」,這意識創造了萬物。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所以沒有物質欲望的人,看透物質的奇妙本質。
常有欲,以觀其徼:
有物質欲望的人,著迷於物質的美麗表象。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物質」的本質與表象,都來自於「意識」的創造。隨著觀察物質的人不同,定義物質的名稱就不一樣,這兩種都是很神奇的現象啊!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更加神奇的「意識」,更是創造了種種奇妙物質的門戶。
<我的感想>
老子在第一章介紹天地和萬物的起源,我以靈性觀點「意識創造世界」的角度,重新詮釋這一章,感覺邏輯比較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