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TALKs】好的領導人啟蒙行動

人們不會買你所產出的成果,人們買你之所以產出的成因

看開放大學的相關資訊:www.open.edu/openlea...
看The Golden Circle by Simon Sinek的原文說明:thetrainingthinking....
黃金圈理論為一些領導者和組織為何能取得如此非凡的影響力提供了新的視角。它證明了領導者能夠激勵人們採取行動,而不是操縱他人。這種新的視角是實用工具,可以用來激勵人們、解釋忠誠度,或創造足夠的動力,將想法轉化為社會動力。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They buy why you do it.
如果你講述的是你相信的,你就能吸引那些相信你所相信著的人;
What you do simply serves as the proof of what you believe,
你的所作所為直接反映出你所相信的事物。
來想想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行銷手法和宣傳話術:
常見業務行銷銷售話術>>「我們在賣的車又新又好別家都沒有」>>>>❌
更適合的推廣方式>>「為了革新世代的用車想法,我們發明了太陽能跑車,這個跨時代的發明可以讓我們在環保永續的革命中邁向新紀元」>>>>✔️
就像好的保險業務員,不是單純在賣我東西,而是在銷售一份生命和生活與幸福的保障。
為什麼吸引這樣的人很重要?
要來說到「law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創意的散播法則)
你可能沒聽過這個名詞,但大概聽過相關的介紹和市場行銷參考說明。

圖表由 Rogers Everett - Based on Rogers, E. (1962)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Free Press, London, NY, USA., 公有領域, commons.wikimedia.or...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according to Rogers (1962). With successive groups of consumers adopting the new technology (shown in blue), its market share (yellow) will eventually reach the saturation level.
羅傑斯的創新的傳播模型。隨著大量新的消費者採納新技術(藍色),其市場份額(黃色)最終將達到飽和水平。 藍色曲線按採納者的接受能力分段。
[📍發行家(佔總數的2.5%)、
📍早期採用者(佔13.5%;iPhone研發消息一出就安排行事曆、發行就排隊去買)、
📍早期用戶(34%,過一段時間去買)、
📍中後期用戶(34%,市場流通之後很久再採用)、
📍落後使用者(16%,等到轉盤電話不再流通才換電話)]
看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的介紹:hacc.ctbc.edu.tw/dow...
如果你想要在大眾市場成功,或者讓大眾市場接受一個新點子,你是沒辦法輕易做到的;除非你抵達在15-18%使用者之間的引爆點,那時整個市場系統就會一面倒向你的贏面。
*引爆點: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說明的「鴻溝」,為早期採用者和早期用戶之間的使用想法差異。求新求變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採用者,和追求穩定效能再保守購入的用戶之間會有價值觀差距,銷售時須滿足不同族群的需求並取得平衡。
「領導人」leaders和「領導的人」those who leads
領導人握有權力或權威的位階,但領導者啟發我們
💮無論是在個人或組織,我們追隨那些領導的人,不是因為我們必須,而是因為我們自發性地想要我們跟隨那些人,我們在艷陽下出發、開好幾小時的車參與一個戶外演講,不是因為領導的人本身,而是跟著我們自己的本心啟動引擎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想」之所以振奮人心、使人自發追隨,不只是因為他說的是「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不是「我有一個計劃」(I have a plan),更因為他具渲染力與打動人心地一一分享傳達,讓所有相信這件事的人,無論是黑人、白人,都願意為了看見更好的未來站出來。
大家追隨金恩,不是因為追隨他,所以頂著烈日開好幾小時的車到現場與會;是因為相信所相信的理想,所以願意站出來。
那些由「WHY」開始的人,擁有啟發他人與找到那些啟發他們的人的能力。
小結
很久沒聽TED演講,但每次聽都能獲得許多啟發,特別是要在8-15-20分鐘的時間內,圓滿起承轉合完成一場打動人心的演講,真的是很厲害的事情。
這是講者15年前的演講,2010年的見解,如今依舊被許多人作為重要想法與參考,主講者一開始便點出萊特兄弟、蘋果的成功銷售、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成功的原因等等,做演講的提綱挈領,並在整個演講的頭、中、後一一做案例說明、引用,以及完成最後的收束,是一場看完會覺得十分痛快的演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