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互助的社會。」是今天回信作者的最後一句話。打完突然想到最近流行的一詞「台灣感性」,或許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這個名詞的原因吧?臺灣在我腦中的形象,是樂於助人與真誠;這些面孔,就如同在《商魂》三郎因故車禍的橋段所演繹的,不管認不認識,先幫助有困難的人。
然而最近看到許多罷免公民團體,被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施以拳腳,更過分的是還自詡正義。我想這些暴力份子一定是忘記台灣的樣子了。
「台灣是互助的社會。」是今天回信作者的最後一句話。打完突然想到最近流行的一詞「台灣感性」,或許這就是我為什麼喜歡這個名詞的原因吧?臺灣在我腦中的形象,是樂於助人與真誠;這些面孔,就如同在《商魂》三郎因故車禍的橋段所演繹的,不管認不認識,先幫助有困難的人。
然而最近看到許多罷免公民團體,被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施以拳腳,更過分的是還自詡正義。我想這些暴力份子一定是忘記台灣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