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讀不食子
虎讀不食子
原來你不是老虎/ 生而為虎是我/ 家的鑰匙在我自己手上/ 庭園裡的風吹向遠方

虎讀不食子
虎讀不食子
原來你不是老虎/ 生而為虎是我/ 家的鑰匙在我自己手上/ 庭園裡的風吹向遠方
虎讀不食子|岡本茂樹在《教出殺人犯》中探討「悔過書」與「自省」
岡本茂樹說,很簡單,每一個犯錯的人需要的不是反省,是傾聽,是理解,是支持和愛,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越早越好。

書評•評書|台灣「驚世媳婦案」中的弒母、殺夫和真相
真相就是沒有真相。

虎讀不食子|再談一個弒母案和「教育虐待」
其實,在博弈中,如果一方不玩了,這個博弈久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然而,在很多弒母案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沒有給予「我可以不玩這個遊戲」的選擇;或者說,孩子自己被控制得太久,並不知道自己有權利選擇轉身離去,simply「我不玩了」。

虎讀不食子|菅野久美子的「『拋棄』母親」
對於久美子而言,母親就好像是會變形的怪物,從兒時的不敗之身還能一下再變成暮年後理所當然的需要照顧,無論怎麼變,都一定緊緊捏著久美子的七寸。

虎讀不食子|《凱文怎麼了》:聽校園屠殺者母親說
可是,似乎沒有任何人願意聽凱文的聲音,他也逐漸不願意發聲了,除了射出的十字弓箭的嗖嗖聲。留下只有凱文母親一次次地重複著,只有我了解凱文。

虎讀不食子|被稱為「它」的孩子
這一小段話在全書的虐待細節中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了,然而,Dave卻將其作為書的題目,因為,原因不言而喻。

寫給市民的一封信:你來了?
再者,誰又聽我說呢?

虎讀不食子|揭開愛麗絲·米勒的假面具
長文預警:有太多起承轉合的歷史故事😂

虎讀不食子|兩樁弒母小案:Gina Grant&吳謝宇
一個收到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後又被拒收;一個從北大肄業;同樣都犯下了弒母的罪案,命運卻完全不同。常常想,為人父母是不是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就是做上帝一般的感覺呢?兩個「瀆神」小案。

虎讀不食子|愛麗絲·米勒——匱乏愛的父母造成的代際創傷
任何一個處在生命之初的孩童都會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完全全給到父母身上,以求存活。這種完全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匱乏愛的父母當作替代品。

書評•評書|Ali Wong寫給女兒們的Dear Girls
之前有說沈重的書,今天來說說輕鬆的書。輕鬆的書裡也有思考,沈重的書裡可以找到笑料。喜歡喜劇,喜歡Ali Wong。

書評•評書|聽加藤諦三分析「親子角色互換」
近期發生的張一得在美國大學自殺事件,拉出了他與父親這樣一種「親子角色互換」的混亂關係。父親無論是給孩子拍20萬張照片也好還是十年做飯不重樣也罷,這樣的行為公開化後是站上了道德至高點的,容不得張一得反駁,甚至容不得張一得有自己的感受。十年做飯不重樣,可若張一得是個像我一樣每頓飯喜歡吃麵條🍜的人呢??父親可有…

書評•評書|「虎毒不食子」系列之奧普拉天問What happened to you?
虎年將近,下一個虎年又是十二年之後了,想著在【書評•評書】中開啟一個專題,就叫做【虎毒不食子】,專門分享一些育兒經、關於育兒的書籍、播客、知識和經驗。願虎年的開啟讓我們在育兒的路上少走彎路,避免讓孩子受到我兒時從母親那裡經歷的痛楚,讓家成為真正的避風港,讓每一次過年都真的是歡歡喜喜地過年🧨。

虎讀不食子|寫在情人節:「一定要找個對你好的。」
情人節到了,收到來自情人的禮物,懷著滿心的情去看描述曾經置身的那個世界的人、事、情、愛,思考這麼些年身上殘留的種種傷痛,寫下了這些文字,覺得「情」字在中文裡真可以是父母子女間的,也可以是戀人關係間的,更可以是朋友間的,也正是如此,它不能只以「對你好」為基礎。我更希望每一個長大或未長大的孩子都會被好好對待,讓「對你好」成…

虎讀不食子|《Dear Ijeawele》給養育女兒的妳
自詡是孩子「朋友」的母親是不負責任和狡猾的,利用了「朋友」角色中的相互性來要求孩子傾聽自己的「哀愁」,將情緒包袱扔給孩子。Be the mother that you want to have.愛ta就在養育ta的過程中多多反思,將ta養育成人,ta自然會以愛反饋。反之,定是反噬。

虎讀不食子|RIE育兒學派
RIE育兒學派、Janet Lansbury給我的啟發在於學會在撫育孩子成長的同時能夠也滋養自己內心那個曾經受傷的小孩,成為自己的父母。一起成長吧。

虎讀不食子|墮胎權應該在誰手裡?My Body, My Choice
如果(性)教育跟上,同時幫助更多貧困人口,在普及避孕和planned parenthood上面大力投入,都會使社會前進,墮胎的傷害大大降低。強調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不需為他人干涉,也是現代社會應有的進步。因此,我更喜歡「My body, My Choice」這樣直切主題的有力statement!

虎讀不食子|《杏仁》與被「革除」的感受
只是身在系統中,轟鳴的機器聲總會蓋過呼救聲⋯⋯

虎讀不食子|Language of Truth之一:語言中的殘忍
這樣的反思很好,我暗自慶幸。

虎讀不食子|為「產後抑鬱」書籍眾籌!
從生孩子極度創傷化的過程到Baby Blues,再到產後抑鬱,你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只有母親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孩子才會在愛與信任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