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MaryVentura

@9thkingdom

書評•評書|一個法國故事中的兩個中國古代小案【待考查】

'There is only love,' said Paul. 'Love and, then, death.'

《悲傷的老虎》之三|受害者都會反殺嗎?讀《Burning Girls》#不必讀

而無論是電視劇還是書籍,讀者還是需要這樣一種被娛樂的痛快淋漓感的。不能憋屈,不能窩囊,更不能允許受害者拖著爛尾的人生苟活在痛苦中。

書評•評書|英國村莊的真實罪案👉關於Laurie Lee【之二】

所以今天講講Laurie村子裡的那些解決了和未解決的謀殺案和死亡事件。

書評•評書|精彩文筆與N-word怎樣「融合」?!關於Laurie Lee【之一】

說到現在年老了,視力下降,眼睛都基本看不見了,不過,還能看女孩的美腿,啊啊啊啊啊。

不必讀|暗黑學術界的道德陷阱

這樣的鋪陳方式和昇華方式跟作者墨菲自己的經歷有關。她在喜馬拉雅修過一年行,而且是位專業的佛學博士。

虎讀不食子|談《悲傷的老虎》之二:鄰居和親人們對施暴者與受害者的不同態度

當Neige幾乎是質問地問咪咪,為什麼跟刑滿釋放的繼父這麽熱絡地打招呼時,咪咪的回答是:「他又沒有對我做那樣的事。」

虎讀不食子|談《悲傷的老虎》之一:與《蘿莉塔》比肩而立。

其實,《悲傷的老虎》展現的是《蘿莉塔》中沒有能夠展現出來的複雜的世界(或者是納博科夫選擇不去寫,因為對於一個孌童犯而言,除了自己之外,似乎外面的世界並不在考慮範圍內)。

不必讀|你對文學性過強的Thriller怎麼看?

這本書不必讀。劇透:雞雞兇手沒有找到⋯⋯

書評•評書|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貓🐱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每一個都終將面對死神的人都覺得很多事情到時候再面對,再解決就好。可殊不知,死神和魔鬼都是說來就來。防不勝防。

虎讀不食子|如何跟孩子談「示威」與「抗爭」

捧著這本書,我就在各種思維之間徘徊。究竟,究竟該怎樣跟孩子講我們曾經的抗爭呢?

虎讀不食子|「焦慮的世代」&被重塑的大腦

影響他們一生的性格和習慣就在社交媒體不斷的跟他人比較和量化validation中成形了。

書評•評書|痛快淋漓的墨西哥女魔頭短故事

這些文字可能是這些女性短暫一生中唯一的文字了。

聽Mary講小案|蒙克的Scream

蒙克總是走這條路去精神病院探望Laura。而這個地方附近除了有精神病院外,還有一個屠宰場,所以,從這裡經過的人常常能夠聽到從屠宰場傳出的動物尖叫聲和從精神病院傳出的病人的尖叫聲。

聽Mary講小案|蒙克與納粹

“I greet you as the Greatest Painter of the Germanic World”戈培爾寫道。

書評•評書|Jenny Erpenbeck為你講德國難民悲劇

如果Jenny不說,不把這些「三言兩語」寫出來,那些故事又會去哪兒呢?

聽Mary講小案|蒙克與他的恐怖情人

只不過他不知道,有些人是不讓你遠離她的。

用詩歌凝視香港|許鞍華《詩》觀影札記

於我而言,許鞍華的電影《詩》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蘊含著太多思考,只有反覆琢磨、觀看才能領悟。許鞍華像是一個真正瞭解詩歌的人,她用視覺、將詩歌籠罩在香港這個城市上空,以時間與空間兩個維度將在地詩人對香港的愛延展開來,朝向過去、現在和不可知的未來,有更多的話通過感應一般傳給觀眾,連詩句都無法替代。

聽Mary講小案|蒙克與德意志鐵路的故事

因為沒有錢買火車票,就逃票上車。自知沒票的蒙克輾轉於各個車廂的廁所裡,結果還是被檢票員抓住了😂

不必讀|寫什麼主題最無聊呢?

穿插一些碎碎念

書評•評書|網紅小說It Ends With Us可能嗎?

我們讀書,究竟是想在故事裡找到真實還是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