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ifulday0716

@beautifulday071

如何避免「我最懂」心態?謙卑才是真正的智慧

一、自以為是的陷阱 在日常生活裡,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你提出一個想法,對方還沒聽完,就迫不及待打斷:「這個我早就知道了!」甚至還會加上一句:「其實應該是這樣……」 這樣的對話往往讓人感到無力,因為無論你說什麼,在他眼裡,你永遠是錯的, 他永遠比你懂。然而,諷刺的是,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也不知不覺掉進了這個陷阱 覺得自己比別人高明,堅信…

Netflix《下流正義》觀後心得:一部超越法律的劇,講友情、信任與正義的灰色地帶

Netflix 的《下流正義律師》(The Lincoln Lawyer),改編自麥可·康奈利的小說, 本來是一部以法律攻防為核心的影集。 在法庭上,主角米克·哈勒(Mickey Haller)是一位銳利又不失風度的辯護律師, 他的工作充滿危險與挑戰。然而,真正打動我心的卻不是法庭上的緊張戲碼, 而是米克身邊那條條細膩的友情線。這部劇讓我看見,即使在冷硬的法律世界裡, 人性與情感依然能綻…

抱怨 vs. 陳述事實:差別在哪裡?你分得出來嗎?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常常會聽到,也會親身參與「抱怨」。「工作太多」、「老闆不體貼」、「天氣好熱」、「台灣的交通好亂」……抱怨似乎是一種自然反應,但它真的只是「愛嫌」那麼簡單嗎?其實,抱怨背後隱藏著更深的心理邏輯。理解它,不僅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也能學會把能量用在更正向的地方。一、為什麼我們總愛抱怨? 1. 情緒的出口 抱怨就像一個「安全閥」,當壓力過大…

勇敢的善意:當你先選擇微笑,世界會悄悄回應

善意,是一種勇敢 在這個節奏快速、競爭激烈的社會裡,很多人逐漸收起了自己的善意。 因為害怕被誤解、被拒絕、被利用,人們往往選擇冷漠或沈默, 認為那才是最安全的自我保護方式。 然而,真正的勇敢,不是築起高牆,而是在清楚界線的前提下, 依然選擇釋放善意。這樣的善意不天真、不脆弱,而是一種成熟的力量。 一、生活裡的小小善意 善意並不總…

言論自由不是想說就說:鍵盤背後的責任與界線

網路讓我們更自由,但也更危險 在網路世界,每個人都有一支「麥克風」。我們可以輕易地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意見、 留言評論,甚至對公共議題大聲表態。這種便利讓言論自由前所未有地擴張, 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惡意留言 人身攻擊 假消息傳播 於是,「言論自由」變成了一把雙面刃。 很多人以為「言論自由」就是「我想說什麼就能說什麼」,但事實上, 自由從…

觸目驚心的車禍,卻讓我看見社會的美好

當人生在瞬間改變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意外離自己很遙遠。直到那天車禍發生, 我才真切體會到「人生無常」這四個字。事故發生的瞬間,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連最基本的報警電話都想不起來幾號。那種無助感,讓人觸目驚心。然而, 讓我更震撼的不是車禍本身,而是在這場意外裡,我感受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社會樣貌 原來,社會並沒有那麼冷漠,善…

學會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價值觀沒有標準答案

為什麼我們總想找「正確答案」? 在人生的選擇上,我們常聽見這樣的聲音: 「這樣做才對!」、「那樣的人生才是正確的!」、「你怎麼可以不這麼想?」 社會、家庭、朋友,甚至網路輿論,總是習慣把價值觀劃分成「對」或「錯」。 然而,真相是價值觀沒有是非對錯,它只是一種選擇和排序。 就像有人喜歡晨曦的寧靜,有人熱愛夜晚的繁華,兩者都沒有錯,只有「是否適合自己」 的差異…

看電影談人生《Past Lives/過往人生》觀影心得:命運的擦肩與人生的選擇

命運的擦肩與人生的選擇 《Past Lives》是一部極度內斂卻深刻的電影。它講述了兩個青梅竹馬的故事: Na Young(後來移民後改名為 Nora)與 Hae Sung,因為移民而被迫分開, 長大後在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中繼續人生。多年後,他們在網路上重新聯繫, 甚至在成年後親自見面。故事的表面是愛情,但它真正觸動人心的, 是 我們面對命運與選擇時的矛盾。愛情在這裡不只…

幾歲要賺多少才算成功?收入真的能代表人生價值嗎?

被「幾歲該賺多少」綁架的現代人 在這個社會,我們很常聽到這樣的評語: 「你都 30 歲了,怎麼薪水還這麼低?」 「快 40 了還在租房,會不會太失敗?」 「年紀一大把還賺這麼少,你不覺得丟臉嗎?」 這些話的背後,透露出一種「年齡與收入掛鉤」的隱形規則。似乎一個人活到某個年紀, 如果沒有達到「該有的收入標準」,就會被視為「不夠好」、「有問題」。 但我們真的能用「薪水數…

當別人生氣時,我該怎麼做?不隨波動的情緒智慧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別人的情緒。有時候是一句不耐煩的回應, 有時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怒吼。面對這樣的狀況,你是不是常常覺得: 「明明不是我的錯,為什麼要被這樣對待?」 「我不想被影響,但就是忍不住火氣也上來了。」 學會「不隨別人情緒起舞」,其實是一種情緒智慧。這並不代表冷漠或忽視, 而是讓自己在對方的情緒風暴中,仍能保持平穩,知道…

專注在當下:用冥想與覺察,找回平靜與幸福

專注在當下,感受生活的真實溫度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同時做著許多事,邊吃飯邊滑手機、邊聽音樂邊回訊 息、甚至走路時腦中還在計算明天的待辦清單。生活越來越快,但心卻越來越亂。 生活被各種計畫、待辦清單和社交訊息填滿,我們不知不覺失去了對當下的敏感度。 直到我嘗試讓自己慢下來,才意識到當下的每一刻,其實都很…

不是每個遇見都會留下,但每個遇見都有意義

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我們在不同的階段,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 有些人與我們同行一段,有些人匆匆而過,也有些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無論他們最後是否停留在我們生命中,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場靈魂的邀請。 一、每個人的出現,都是剛剛好的安排 有時,我們會不解為什麼那麼投緣的人,卻無法走到最後? 為什麼曾那麼深愛的對象,最終變…

一個人的花東之旅|療癒景點、溫柔海岸與慢生活路線

序章|出發前的心情 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換個地方待幾天,而是一場心與靈的重整。 這次的花東之行,我給自己一個目標 慢走、慢活、慢慢體會人生。 不趕行程、不追打卡點,而是用最舒服的速度去感受山海的溫度、 空氣的味道,還有那些在日常裡容易被忽略的微小幸福。 或許是因為近來的生活壓力與忙碌累積得太多,我心裡渴望一片空白的 空間…

💔 失戀後,最該做的3件事|走出失戀的完整療癒指南

當愛情落幕時 失戀,就像生活中突然被抽掉一塊重要的拼圖。 你明明還記得那個人喜歡的顏色、常去的咖啡廳、甚至對方的笑聲,但現在, 這些細節只剩下空洞的回音。 許多人在失戀後,第一個反應是質問自己: 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是不是不夠好,所以被放棄? 如果我再多付出一點,是不是就不會分開? 如果你也在這樣的情緒裡打轉,請先深呼吸一…

別人說你不行?學會在質疑聲中,堅定地相信自己

當「你不行」變成耳邊的回音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 想去嘗試一件事,卻被身邊的人潑了冷水:「你這樣不行啦」「你做不到的」。 那些話像一塊石頭,重重地壓在心裡,即使你沒有立刻放棄,也開始懷疑自己: 也許,他們是對的吧… 我懂這種感覺,因為我也曾在質疑聲中懷疑自己。 但後來,我發現 ….. 別人說你不行,不代表你真的不行。 那只是他們眼中的「你」,而不是…

非暴力溝通:用理解取代爭辯,讓關係更靠近

爭吵背後,其實是想被愛與理解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明明只是想解釋自己的感受,對方卻覺得你在責備; 或是你只是想表達需求,卻被回以一句:「你怎麼這麼敏感?」 一次次的溝通,變成了一場辯論賽,大家都在防禦、爭勝,卻沒有人真正聽見彼此的心。 而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簡稱 NVC), 就像是一座橋,幫助我們把「對立」變成「理解」,讓話語不再是武器,而是連…

《情緒內耗是什麼?6 步驟教你放過自己,停止內耗、找回內心平靜》

一、你也正在情緒內耗嗎? 「一件事還沒發生,就先焦慮100次。」 「常常懷疑自己,覺得怎麼做都不夠好。」 這些聲音,也許你並不陌生。情緒內耗就像是一場看不見的心靈戰爭, 從清晨起床開始,到深夜輾轉反側,讓人一點一滴耗盡能量,卻不自知。 它不是明顯的創傷或打擊,而是生活裡那些看起來「沒什麼」的小事, 逐漸累積成壓力的堆疊。 其實,會內耗的人,不一…

PUA 是什麼?6 種常見情感操控手法與自我保護方法

學會識別操控,遠離有毒關係 「你太敏感了,是不是你想太多?」「要不是我愛你,我早就離開了。」「你這樣,根本沒有人會要你。」 你是否聽過這些話? 一開始,他們熱情主動,對你噓寒問暖;後來,卻開始打擊你,讓你懷疑自己, 甚至覺得離不開他。 這可能不是愛情,而是 PUA(情感操控)。 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PUA 是什麼、6 種常見手法,以及如何保護自己。 PUA 是什麼?為什麼…

原生家庭傷痛,如何影響我們的情感與自我價值

學會理解傷口,重新擁抱自己 「我是不是一定要成功,才會被喜歡?」 「如果我不努力表現,是不是就沒有人在乎我?」 也許你曾經這樣想過。 這種揮之不去的不安,常常來自我們最初的歸屬地——原生家庭。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能脫離過去,但事實是,童年的情感傷口, 會以另一種方式,在我們的愛情、人際和自我認同裡繼續發聲。 原生家庭的傷痛如何影響我們…

愛情裡的理解:比愛更重要的東西

你明明愛我,為什麼卻不懂我?」 這句話,或許你也曾在心裡默默說過。 在愛情裡,我們常常以為「愛」就是一切,但當相處的時間拉長,很多人會發現 愛有了,可是理解卻缺席。 沒有理解的愛,會讓人覺得孤單,覺得自己在關係裡被忽略、被誤解,甚至被遺棄。 今天,想和你聊聊:愛情裡的理解,為什麼比愛更重要?我們又該如何被理解,並理解對方? 一、為什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