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音
被征用的童年:浙江青田移民1.5代在欧洲
华人1.5代自己的童年被店借走了,还回来的是父母的信念和动力:赚钱。

玛丽亚・科里纳・马查多获得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她是谁?
媒体称她为“铁娘子”,既因她是委内瑞拉强硬的政治反对派,也因她支持保守主义意识形态。

一年前,我在瑞丽看见的缅甸人流亡日常
不要主动问别人以什么证件来到瑞丽,成了我慢慢摸索出来的一种社交礼仪。

香港同性伴侣登记制难产:Ta们不能“合法”参与伴侣的生老病死
在这个我们称作“家”的城市,我们的伴侣关系不被承认。

关于史上最大规模GFW文件泄露,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中国正向缅甸等国输出审查与监控技术,新疆、江苏等地方政府正试图建立“墙中之墙”。

709十周年 | 专访李和平:我是一个普通律师,走入时代聚光灯下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而已,只不过做案子认真了一点。”

709十周年 | 律师王全璋经历的抓捕、牢狱和他的临时生活
709事件已整整十年,距他2020年4月刑满出狱也已过去五年,可王全璋的生活却远远没有恢复正常。

骄傲月特辑|谁是“她”?:一场高院判决和被强行制造的“二选一”
当前制度的不公,并不只在于是否承认跨性别女性是“女性”,而在于它无法承认流动、模糊与不确定的存在。

从远洋捕捞案谈耽美小说的罪与罚:谁的情色,谁的秩序?
国家对海棠的整肃,既是审查逻辑的延续,也是对性别表达秩序的强行规训。

一个波斯女孩眼中的德黑兰:我们不仅仅是被头巾遮挡的人
反抗不一定是直接走上街头,它可以从一根染色的发丝,从一次争辩、一次擦边的服装选择开始。

老有所依?——中国农村养老困境
“这都是命”,是我在农村听到的最重的抱怨。命是什么?是贴在墙上的“人民的红太阳”吗?是红太阳下神台上瓷制的观音吗?

“让欧洲再次伟大”:特朗普影响下的欧洲右翼和政局
极右翼们喊的“让欧洲再次伟大”的口号并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这并不是他们渴求的那个欧洲。

李麦子:“女权五姐妹”后,我所经历的这十年
20岁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改变世界。如今,我想说,做自己能做的,继续改变世界。

CHRD发布中国羁押人权捍卫者报告:六年内超一千人入狱,平均刑期6年
“寻衅滋事罪”、“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罪”、“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三个最常使用的羁押罪名。

评论|德国大选:并非世界末日,但前途凶险
德国现代史上最仓促的大选,对德国、欧洲和世界意味着什么?

政治侵入生活,也侵入心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情绪(下)
政治抑郁就是那个牢笼变得无限大,你能感觉到你在那个牢笼里面,但看不见也摸不着它。

政治侵入生活,也侵入心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情绪(上)
在荒谬的社会里,成为一个“病人”似乎轻而易举。

离散与归宿:荷兰日料店里的母子错位对话
父权社会里,人们对母亲有太多期待,却从不问父亲去了哪里。家长成了一个人的事。在这场母子讨论中,站着两对错位的母子:我,梅姐,David,张姐——我的母亲。

风向 | 公民社会2024・狱里狱外
这是低音记录的公民社会2024,让我们“留低一起作见证”。

当战争成为日常:一个以色列女孩的故事
以色列人一出生便注定要为战争做准备。系统倾听孩子们的故事,只是为了筛选适合军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