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劳小报
医院关停,医护埋单|工劳小报 #61 新闻刊
自2022年新冠疫情封控解除以来,全国上下陆续有许多医院忽然拉闸停诊,留下的不止是空床,还有一群被迫离开的医护人员。

【2025五一特刊国内版】被消费的劳动节,拒绝噤声的劳动者
近三年的五一劳动节,工劳小报主要聚集整理了海外各地的劳工在劳动节当天的集体抗议行动。全球各地的工人、左翼团体和激进政治组织的活动表明了,劳动节不是关于劳动者自己的节日,除非劳工们团结起来用现实的有组织的抗争,同保守的政权以及剥削性和压迫性的资本主义体系斗争。

【2025五一海外抗争速写】走上街头,直面乱世(香港、东京、雅加达、釜山、首尔、普拉托、堪培拉、美国、多伦多、台北、吉隆坡、柏林、伦敦)
我们整理了2025年五一当天,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街头现场。它不是一份宏大的叙事,也不是对“左翼理想”的热切颂歌,而是一组平实记录:谁出来了,我们喊了什么,什么困难在眼前,为什么我们还愿意站在一起。

上“岸”,劳动者团结之岸|工劳小报 #60 副刊
当生存危机步步紧逼,我们是否有勇气挑战那关于“成功”与“稳定生活”的单一叙事?我们是否能够重新构想“上岸”的意涵,使它不再是孤军奋战抵达的彼岸,而是一个由体面劳动、合理报酬与劳动者团结共同筑成的岸?

“不招彝族”:集体抗争与民族污名|工劳小报 #60 新闻刊
不招四大民族’”、“不要彝族”……每当在社交平台搜索“工厂招工”,类似话语总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招聘广告中。一条条求职者与招聘方的对话记录中,招聘方通常以“少数民族名额已满”婉拒求职者,或明确表明“不招彝族”。求职者慌忙澄清自己虽是彝族,但来自云南或贵州而不是凉山,似是要与凉山彝族划清界限;有的说自己有汉族名字,普通话通顺;有…

就业上岸,何处是岸?|工劳小报 #59 副刊
根据今年“两会”上关于2025年就业目标的报告,城镇失业率目标依然在5.5%,就业压力持续加大。而最新数据显示,不包括在校生的16-24岁青年失业率已达16.9%,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上岸”越来越难了。

运将哀歌: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窘境|工劳小报 #59 新闻刊
据一些关注出租车行业的自媒体估算,在三、四线城市,一辆出租车每天的收入约为360元,扣除约293元的运营成本后,净收入仅为67元。实际情况是,即使在省会城市,特定公司或特定经营模式下的司机,收入可能更低。据了解,长沙的部分出租车司机给出的“保本收入”为每天260元,而日均营业额只略高于该数字,利润愈发微薄。

资本家用AI剥削,劳动者用AI抵抗|工劳小报 #58 副刊
AI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问题,而劳动者似乎还处于不利地位,背后到底是科技发展的不足还是系统性的压迫?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威胁,我们该怎么办?

智能的“原子”——AI产业中的密集劳动|工劳小报 #58 新闻刊
根据智联招聘年初的报告,60%的职场人已经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4%。理想中,AI应该帮助人类从枯燥、重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然而,现实却是,随着A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一个看似“高科技”但充满重复劳动的行业——数据标注。数据标注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基石”,指的是将语音、图…

AI于劳动者:福音还是危机?|工劳小报 #57 副刊
人工智能(AI)这几年就像一阵旋风,吹进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既带来了便利,也掀起了一些波澜。有人觉得它是大救星,能让工作效率飞起来,甚至畅想摆脱996;有人却担心它抢饭碗、加压力,还顺便带来隐私和伦理的麻烦。

诱骗未成年、借贷控制——客服园区用工乱象|工劳小报 #57 新闻刊
客服行业因人员需求量大和准入门槛低等特点,吸引了众多打工者。然而,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高等问题也导致其流失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应对业务波动,客服用工企业大量采用灵活用工和外包模式。以乐优聘为代表的灵活用工平台,利用AI和大数据精准匹配企业与临时客服人员,能有效应对季节性需求高峰,如旅游旺季和…

缺位的劳动健康保障|工劳小报 #56 副刊
实际上,无论蓝领还是白领,都可能因为劳动而导致健康问题,健康权益的保障对于劳动者来说始终至关重要。劳动者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健康保障?为什么职业病、工伤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抑或是对劳动者健康的系统性剥削?

百亿票房背后的超负荷劳动|工劳小报 #56 新闻刊
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百亿票房的成功,再次证明动画已成为一种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然而,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生产这类产品的劳动者的处境更鲜为人知。

被和谐的与被个别的|2024年劳动热点追踪回顾
如同绝大多数与劳动者相关的新闻一样,我们很难在国内媒体和平台上看到这些维权事件的详细报道,更难以得知事情最终如何收尾。事件被描述成偶发的、个别的,抗争的声音迅速被删除、遏制,是我们更熟悉的景象,而通报式后续也正成为一种常态。

当劳动导致疾病与痛苦|工劳小报 #55 副刊
当我们谈起职业病或工作健康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你觉得自己对职业病的了解充分吗?是什么因素使得你有这种充分/不够充分的了解?不论是不是法定职业病,你也可以谈谈自己从事的工作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健康损害。也许你有家人或朋友从事蓝领工作,向你透露过自己身体遇到的状况。也许你本身在类似的行业工作,有过相关…

【年度专题】劳尽一生,何以为安?——工人养老问题分析与访谈
为何劳动者们仍无法在晚年退休安定呢?他们为何没有被社保系统接住?他们的养老金为何没有使他们不用再劳作?养老保险,原本是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却被政策的变化、企业的逐利和政府的不作为割裂得支离破碎。从工厂里的“退保风潮”,到“临时账户”制度,再到补缴社保的重重阻碍,甚至今年的“延迟退休”政策,我们一次次看到年老的工人们…

跨越性别,困于求职|工劳小报 #55 新闻刊
跨性别群体常常身处大众讨论的漩涡中。例如,今年巴黎奥运会时出现了选手性别的争议,尽管这些选手并不是跨性别,但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了攻击跨性别的声音。而在日常生活中,ta们遇到的是更现实的问题——贫穷、普遍的失业、求职的困难。

罢工频发,如何联手反剥削?|工劳小报 #54 副刊
浙江嘉兴服装店老板卷款跑路、江苏无锡比亚迪调整工时、乔丰科技搬迁事件等案例,凸显了企业压榨与工人维权的冲突,而管理层常以威胁、解雇、诉讼等手段打压工人抗争,进一步加剧其困境。这些事件反映了工人对公平待遇的渴望,也暴露出劳动权益保护机制的漏洞。在工人罢工之上,社会其它力量如何合力,共同推动工人劳动权益的改…

寒冬袭向百万制衣工|工劳小报 #54 新闻刊
这个冬天,冷空气来得比往年更晚一些。但制衣业的工人们却在感受着过去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寒流。在海宁许村、广州康鹭、新塘、武汉、嘉兴平湖,全国各处的服装厂纷纷出现奇怪景象:本该热销的冬季款服装成山般堆积在仓库中无人问津;各大制衣村人头攒动,却都是找工不得、抢着做衣服的工人;服装厂老板跑路成为抖音、快手上工人常…

工人罢工,出路何在?|工劳小报 #53 副刊
工人的抗议往往伴随着管理层的打压。一些企业解雇维权代表、威胁诉讼,甚至动用不明身份人员向工人及其家属施压,进一步加深工人的困境。最终,许多工人不得不妥协,接受不公平条件。乔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人抗议公司从深圳搬迁到河源,集体拦住大货车,要求公司依法支付搬迁补偿金并补缴社保。公司很快对维权工人采取了报…
